[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外循环厌氧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2253.3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奚瑞锋;许烁;林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有机 废水 循环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外循环厌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的不断进步,化妆品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国内的化妆品行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化妆品消费持续大幅度增长,其但是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化妆品废水主要来源如下:一是清洗冲洗废水,如产品或中间产物的精制过程的洗涤水,更换产品或是间歇反应时反应设备或反应釜的洗涤用水等;二是产品加工过程工艺排水,如蒸馏残夜、过滤母液等。
目前化妆品行业高浓度废水处理难的现状是,废水水量不大,但污染物浓度高;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结构复杂等特点,非常依赖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压力,导致出水难达标等问题。
传统的厌氧折留池构造简单、能耗低,但处理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进水端由于厌氧微生物浓度低,池子的第一单元处理能力远低于后续单元,即进水区局部负荷远大于平均负荷,最终降低了整体的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厌氧反应池处理效率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外循环厌氧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外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包括厌氧反应池和处于厌氧反应池内的若干级依次连通的折流室,各折流室均具有呈对角分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折流室内设有与废水反应的厌氧反应组件,厌氧反应池包括均处于底部的进污口和回流口,第一级的折流室的进水口与进污口相通,最后一级的折流室的出水口处于回流口的上方,回流口与进污口之间设有回流管,回流管上设有循环泵,进污口的管道上设有止回阀,回流管与进污口的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止回阀的出口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进污口的管道上设有异径三通,回流管连接异径三通的小直径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回流管和循环泵均设在厌氧反应池的外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厌氧反应池内设有两个隔板,两隔板将厌氧反应池分出三个折流室,两隔板的对角处均具有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厌氧反应组件均包括若干纵横交叉的杆件和处于各杆件上的生物填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厌氧反应池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排气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最后一级折流室的出水口连通有好氧反应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高浓度有机废水外循环厌氧处理装置通过回流管、循环泵和止回阀组成回流系统,通过泥水的混合回流至第一级的折流室,第一级的折流室内产生剧烈扰动,使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保持着高活性;同时回流系统补充了第一级的折流室微生物量,提高厌氧生物浓度,其结果是大部分有机物被分解为易降解的有机物,该处理装置达到了较高的处理负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处理装置无盖板时的俯视图;
图2是处理装置有盖板时的俯视图;
图3是处理装置无盖板无生物填料时的俯视图;
图4是处理装置的主侧面视图;
图5是处理装置的右侧面视图;
图6是处理装置的右侧面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外循环厌氧处理装置,包括厌氧反应池1和处于厌氧反应池1内的若干级依次连通的折流室,各折流室均具有呈对角分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各折流室内设有与废水反应的厌氧反应组件厌氧反应池1包括均处于底部的进污口8和回流口9,第一级的折流室的进水口与进污口8相通,最后一级的折流室的出水口处于回流口9的上方,回流口9与进污口8之间设有回流管3,回流管3连接到第一级的折流室使回流的泥水在第一级的折流室内搅动。使用时将污泥置入各折流室底部。
回流管3上设有循环泵4,进污口8的管道上设有止回阀5,回流管3与进污口8的管道的连接处位于止回阀5的出口侧。
本实施例中,在厌氧反应池1内设置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厌氧反应池1分出三个折流室,各隔板的左右侧和下侧均连接到厌氧反应池1。各隔板在对角线处均具有缺口,组装后即可形成进水口或出水口。组装时保证每个折流室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于立体对角的位置。由于相邻折流室的出水口即为进水口,第一级折流室的进水口也即进污口8;图中以第一口11、第二口12和第三口13简洁表示,第三口13表示最后一级折流室的出水口。该划分结构简洁且制作方便,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环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2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耗能内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AA‑MBBR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