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桑葚提取入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2693.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斯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录萍 |
主分类号: | A01F25/18 | 分类号: | A01F2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葚 提取 入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桑葚提取入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葚提取入库装置。
背景技术
桑葚,又作桑椹,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桑葚在采摘下来后通常需要进行入库处理以待后续加工或运输,现有的桑葚提取入库装置结构不稳定,不便于调节方位,会浪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桑葚提取入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桑葚提取入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底座之间设有两根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上共同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底座并与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上端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上端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共同设有置物盒,所述置物盒和移动块之间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折杆和第二伸缩折杆,所述底座的上端还设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上端设有与置物盒位置相对应的入料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四组减震装置,每组所述减震装置均由两块减震板和弹簧组成,且弹簧位于两块减震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底座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中,一、准备使用该装置时,先将桑葚采摘置于置物盒上,接着利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得移动块可移动,待移动块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利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伸缩杆伸长,利用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伸缩杆缩短,使得置物盒内的桑葚通过储存箱进入储存箱内;二、第一伸缩折杆和第二伸缩折杆的设置,使得置物盒升高、降低时更加稳定,限位杆的设置,确保移动块在既定方向上移动;三、底座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采用双减震板和弹簧配合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底座的底端设有防滑纹,确保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可有效的进行桑葚提取入库,便于调节方位,且操作便捷,可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桑葚提取入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减震装置、3移动块、4第一驱动电机、5第二驱动电机、6第一伸缩折杆、7置物盒、8第二伸缩折杆、9第三驱动电机、10螺纹杆、11限位杆、12固定块、13入料口、14储存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桑葚提取入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端设有防滑纹,底座1采用304不锈钢制成,硬度高,便于清洁,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底座1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四组减震装置2,每组减震装置2均由两块减震板和弹簧组成,且弹簧位于两块减震板之间,底座1的上端设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与底座1之间设有两根限位杆11,两个限位杆11上共同设有移动块3,移动块3上贯穿设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与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4连接,移动块3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和第三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5的上端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三驱动电机9的上端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上端共同设有置物盒7,置物盒7和移动块3之间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折杆6和第二伸缩折杆8,底座1的上端还设有储存箱14,储存箱14的上端设有与置物盒7位置相对应的入料口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录萍,未经斯录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2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