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精度人员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3157.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艳;刘浩;任笑真;吕宗旺;顾雪亮;丁文龙;戴鑫;温洪帅;胡军委;米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G01S13/8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度 人员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员定位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低精度人员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员定位系统依托互联网,显现的越来越普及,越来越重要。
在人员定位变得日益普遍的今天,定位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但对,对于通信信号相对封闭的楼宇来说,其内人员定位系统的普及相对困难,现有技术中现存的建筑内部的人员定位系统造价偏高,技术实现要求过于复杂,不利于该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的普及推广。
因此,提供一款造价低、实用性强、能够实现灯光智能化控制的无线灯光网络、有效节约能源并在建筑内部实现简易人员定位的控制系统,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廉,且能够实现对建筑内人员进行定位的低精度人员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精度人员定位系统,包括感应灯模块部分和数据采集处理部分;
所述的感应灯模块部分包括与单片机电源6连接的单片机1,单片机1同时连接有红外传感器2、继电器3、光电传感器7和雷达模块8;所述的继电器3设置在开关5与灯管4之间的电路上;
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部分包括连接同一区域内所有感应灯的编码器9,编码器9连接分机10,分机10分别连接分机电源12和分机报警装置13;所述的分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主机11,主机11连接PC显示端;
所述的继电器3、灯管4和开关5为串联关系;
所述的红外传感器2、继电器3、光电传感器7和雷达模块8之间为并联关系;
所述的红外传感器2、光电传感器7、雷达模块8和灯管4安装在屋顶上,其中红外传感器2设置在灯管4的周围;
所述的单片机1、继电器3、开关5和单片机电源6设置在集成模块,盖模块嵌在墙壁上;
所述的编码器9同分机(10)一起嵌在墙壁上。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合理利用电能、节约能源、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建筑内人员定位功能,尤其在消防搜救领域有重要作用;较现有人员定位系统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雷达扫描范围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的电路原理模块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系统的原理模块图;
图中为:单片机1、红外传感器2、继电器3、灯管4、开关5、单片机电源6、光电传感器7、雷达模块8、编码器9、分机10、分机电源12、分机报警装置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感应灯模块部分包括与单片机电源6连接的单片机1,单片机1同时连接有红外传感器2、继电器3、光电传感器7和雷达模块8;所述的继电器3设置在开关5与灯管4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部分包括连接同一区域内所有感应灯的编码器9,编码器9连接分机10,分机10分别连接分机电源12和分机报警装置13;所述的分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主机11,主机11连接PC显示端;
所述的继电器3、灯管4和开关5为串联关系;
所述的红外传感器2、继电器3、光电传感器7和雷达模块8之间为并联关系;
所述的红外传感器2、光电传感器7、雷达模块8和灯管4安装在屋顶上,其中红外传感器2设置在灯管4的周围;
所述的单片机1、继电器3、开关5和单片机电源6设置在集成模块,盖模块嵌在墙壁上;
所述的编码器9同分机(10)一起嵌在墙壁上,通过无线网络和主机11通信进行数据传递;主机11用计算机软件实时处理接收信息,动态反映建筑内部人员定位信息。
如图1所示,为感应灯所配雷达的扫描范围,覆盖半径为1.5米,两灯间距为1.6米,定位准确率可达99.3%。
工作原理和过程:
感应灯模块采用光电传感器,雷达模块和红外传感器组成的红外接收管判断人的存在,利用单片机采集信息以及进行处理判断,通过继电器控制灯管(4)。
根据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及雷达传回去的信息,分别判断是否开灯。在合适的时候开灯关灯,一方面省电一方面让人方便。
编码器将每个单片机灯光范围内采集到的信息(0为无人,1为有人)译成二进制码传给分机,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主机,由电脑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现低精度人员定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3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效果好的医学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分子实验的加样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