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车式驱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6095.9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4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昱;巫卿;丁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06 | 分类号: | A01M29/06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车 式驱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车式驱鸟器,属于高压铁塔防鸟领域。
背景技术
鸟害,一方面是电力频发事故之一,同时也为输电线路绝缘子除污带来很大的麻烦。鸟类在铁塔横担上停留、起降、排便、筑巢等过程中,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电力短路事故发生,目前,电力设施铁塔的防鸟方法,通常采用在构架横梁上加装支撑式风力驱鸟器,利用自然风力驱动风轮旋转,阻吓鸟类筑巢,其缺点是风力驱鸟器多为塑料制作,风轮易老化变脆,不能确保驱鸟效果长期有效,以上情况均增加了更换维护成本和不必要的停电次数。
如中国专利“一种垂吊式风力驱鸟器”公开垂吊式风力驱鸟器,该驱鸟器安装方式采用的是“垂吊式”,且用“U形”固定座,其叶片的外形如机翼形状,然后该专利中没有提到“上顶式”的安装方式和“人字形”固定座,对其叶片的尾部螺旋角度、宽度也没有进行特殊的规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车式驱鸟器,该风车式驱鸟器通过利用自然风力使叶片随自然风向旋转,起到惊吓鸟类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鸟类筑巢及鸟在绝缘子串上端栖息,给绝缘子除污带来极大的方便,因此能够很好的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车式驱鸟器,包括风车、固定座和轴承;所述风车的中部为空心圆柱,空心圆柱安装在轴承的外圈套上,在空心圆柱上设有多个叶片;所述轴承的内圈套上紧固安插有吊杆,吊杆与固定座连接,固定座固定在水平角钢上。
所述风车为风力驱动风车。
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与铁塔相连。
所述叶片采用上窄下宽的外形,尾部为弧形。
所述叶片均匀同向环列设置在空心圆柱上。
所述固定座为人字形固定座。
风车、吊杆、固定座、轴承、叶片均采用高强度金属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安装方式采用“上顶式”,形如打开的伞,更能惊吓鸟;“人字形”固定座稳定性更好,能够进一步增强该驱鸟器的稳定性,提高强度;
2.叶片外形采用飞机的机翼形状,其叶片的尾部螺旋角度更大,且叶片采用上窄下宽的外形,增加了受风面积和风车转动的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3.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且能适应各种地面的跨步电压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风车,2-吊杆,3-固定座,4-轴承,5-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车式驱鸟器,包括风车1、固定座3和轴承4;所述风车1的中部为空心圆柱,空心圆柱安装在轴承4的外圈套上,在空心圆柱上设有多个叶片5,如图3所示;所述轴承4的内圈套上紧固安插有吊杆2,使风车1能够随不同方向的风自由转动,不影响其功能,吊杆2与固定座3连接,固定座3固定在水平角钢上。
其中,所述风车1为风力驱动风车;所述固定座3通过高强螺栓与铁塔相连,将其固定在铁塔横梁上;所述叶片5采用上窄下宽的外形,尾部为弧形,通过风力作用在尾部弧形的叶片5上,使风车1转动起来;所述叶片5均匀同向环列设置在空心圆柱上;所述固定座3为人字形固定座,加固了驱鸟器与铁塔之间的连接,可以很好地抵抗大风天气下造成风车1大幅度摆动的问题,同时可保证叶片5的正常旋转;风车1、吊杆2、固定座3、轴承4、叶片5均采用高强度金属材料制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线路杆塔上,安装方式采用“上顶式”,形如打开的伞,由于线路上鸟更多的是在横担上建窝,采用“上顶式”安装更能惊吓鸟类;由于该驱鸟器安装在杆塔横担上,位置较高,风速较大,采用人字形固定座3,能够进一步增强该驱鸟器的稳定性,提高强度,其叶片5的外形采用飞机的机翼形状,在叶片5的尾部螺旋上设置的角度为120°~150°,使其尾部为弧形,且叶片5采用上窄下宽的外形,这样设计,一是提高受风面积,二是更好的让风车1转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当风作用在驱动风车1叶片5上时,风车1就会转动,从而吓跑栖息在铁塔上的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60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沉式捕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蓝莓种植的驱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