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蚊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6443.2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俊;鲍福元;徐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快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24 | 分类号: | A01M1/24;A01M1/04;A01M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蚊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梯轿厢普遍没有驱蚊或者灭蚊设备,而照明光线不足、封闭的电梯轿厢成为许多蚊虫通向高层住宅中的载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驱蚊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轿厢上部的捕虫装置和设置在轿厢下部的驱虫装置;所述捕虫装置包括诱虫灯和排虫风扇,所述驱虫装置中填充有驱虫药,所述驱虫装置的高度不超过所述轿厢高度的三分之一。在靠近身高的高度上安装捕虫装置,在较低的位置处安装驱虫装置,可以降低驱动装置的用量,减少驱动药的使用对人体的损害。
作为优选,所述捕虫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轿厢角落中的第一捕虫装置、横向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的第二捕虫装置,所述轿厢顶部所述所述第一捕虫装置与所述第二补充装置相交处设有排虫腔;所述排虫腔包括与所述第一捕虫装置相通的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二捕虫装置相通的第二入口、以及与所述轿厢外部相通的排虫口。所述第一捕虫装置与所述第二捕虫装置共用排虫腔,结构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捕虫装置包括捕虫腔,所述捕虫腔与所述排虫腔的第一入口或第二入口相通,所述捕虫腔设有朝向所述轿厢内部空间的诱虫开口,所述诱虫灯设于所述捕虫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设有所述排虫风扇。所述排虫风扇有助于将捕虫腔中的蚊虫吸到排虫腔中排出到轿厢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诱虫开口处设有防护网。
作为优选,所述诱虫灯包括螺旋状的诱虫灯管。螺旋状的诱虫灯管其螺旋内部的空间形成所述排虫风扇的风道,有助于将蚊虫经所述风道送入排虫腔。
作为优选,所述驱虫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驱虫药的填充腔、设于所述填充腔上方并且与所述填充腔相通的释放腔;所述填充腔的底部设有推送弹簧,所述填充腔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释放腔相通的推送口;所述释放腔设有朝向所述轿厢内部空间的驱虫口。所述填充腔具有密闭的侧壁,有利于驱虫药的存储。所述驱虫药为柱状结构,可以经由推送口推送到释放腔中释放驱虫药驱虫。
作为优选,所述释放腔中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调节柄,所述释放腔设有与所述调节柄对应的调节孔。所述限位板用于调节所述驱虫药伸入所述释放腔中的长度,从而调整所述驱虫药的释放量。
作为优选,所述驱虫口处设有防护网。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轿厢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驱蚊电梯。包括设置在轿厢1上部的捕虫装置2和设置在轿厢下部的驱虫装置3。捕虫装置2包括纵向设置在轿厢1角落中的第一捕虫装置21、横向设置在轿厢1顶部的第二捕虫装置22,轿厢顶部第一捕虫装置21与第二补充装置22相交处设有排虫腔23。排虫腔23包括与第一捕虫装置21相通的第一入口231、与第二捕虫装置22相通的第二入口232、以及与轿厢外部相通的排虫口233。第一捕虫装置21与第二捕虫装置22共用排虫腔23,结构紧凑。捕虫装置(即第一捕虫装置21和第二捕虫装置22,此处以第一捕虫装置为例进行描述)包括捕虫腔211,捕虫腔211与排虫腔23的第一入口231相通,捕虫腔23设有朝向轿厢内部空间的诱虫开口2111,捕虫腔23中沿捕虫腔的长度方向设有螺旋状的诱虫灯管2112。第一入口231和第二入口232设有排虫风扇234。捕虫腔211中的诱虫灯管2112吸引蚊虫经诱虫开口2111进入捕虫腔中,螺旋状的诱虫灯管2112其螺旋内部的空间形成所述排虫风扇234的风道,在排虫风扇234的作用下,蚊虫经风道被送入至排虫腔中经排虫口233排出到轿厢1的外部。诱虫开口处最好设有防护网(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快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快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6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