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7050.3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4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肖久如;曾董;郭观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产品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发展,车载显示屏趋于越来越大,根据GB11552乘用车内部凸出物法规要求,显示屏在受到头部冲击后,显示屏支架需通过变形或者溃缩来满足头部伤害的要求。现有的大显示屏在受到冲击后,安装支架不能很好地压溃变形,给乘员头部造成较大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用安装支架,在受到冲击后,安装支架可以有效地压溃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安装支架,所述车用安装支架设置于车辆仪表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基板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两侧的第一溃缩机构和第二溃缩机构,所述第一溃缩机构包括第一预紧螺栓以及安装在仪表台管梁上的第一溃缩导向板,所述第二溃缩机构包括第二预紧螺栓以及安装在仪表台管梁上的第二溃缩导向板,所述安装基板的两侧通过第一预紧螺栓和第二预紧螺栓分别安装在第一溃缩导向板的第一溃缩槽和第二溃缩导向板的第二溃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用安装支架,所述安装基板两侧设置第一溃缩导向板和第二溃缩导向板,所述第一溃缩导向板设置第一溃缩槽,第二溃缩导向板设置第二溃缩槽,安装支架受到冲击时安装基板可以沿着第一溃缩槽和第二溃缩槽溃缩变形,提高系统的被动安全性,减轻人员所受伤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溃缩导向板的第一溃缩槽设置为至少一个,第二溃缩导向板的第二溃缩槽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溃缩槽和第二溃缩槽均设置为长条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溃缩槽和第二溃缩槽与所述安装基板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用安装支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支撑在所述安装基板设置溃缩机构相邻的侧部,另一端支撑在仪表台管梁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溃缩导向板和第二溃缩导向板的第一溃缩槽和第二溃缩槽绕所述支撑杆与仪表台管梁支架相连的支撑点所画弧形的切线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预紧螺栓紧压套筒、弹簧垫片和摩擦垫片穿过第一溃缩导向板和安装基板的一端通过螺母固定,所述第二预紧螺栓紧压套筒、弹簧垫片和摩擦垫片穿过第二溃缩导向板和安装基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母固定,所述套筒、弹簧垫片和摩擦垫片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基板和第一溃缩导向板和第二溃缩导向板间设置塑料垫片,所述塑料垫片与穿过第一溃缩槽和第二溃缩槽的套筒嵌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支架安装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结构图;
图3是图2在F-F方向剖视图的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溃缩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显示屏,2为显示屏底座,3为第一预紧螺栓,4为第二预紧螺栓,5为安装基板,6为支撑杆,7为第一溃缩导向板,8为第二溃缩导向板,9为第一溃缩槽,10为第二溃缩槽,11为套筒,12为弹簧垫片,13为摩擦垫片,14为塑料垫片, 15为管梁支架,16为管梁,17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 “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溃缩式的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70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仪表板横梁与车身地板的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后的公交车侧边车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