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相抛光机自动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8389.5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2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鑫;郑金辉;门正兴;张苗根;谢镇宇;白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55/03 | 分类号: | B24B55/03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相 抛光机 自动 水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相抛光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相抛光机自动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金相试验中会采用金相抛光机,除以机械磨光代替手工操作提高制备试样效率以外,还能完全除去试样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和表面加热痕迹,以进一步抛光后进行组织显微测定。金相抛光机工作时,需要将清水不断注入旋转的磨盘上,目前的金相抛光机采用的都为外置出水系统,这种出水系统为了注水均匀所以出水头较长。这样导致我们在磨盘上可使用的空间大大减少,使用过程中由于出水头的移动容易导致工作台上有较多的水,经常移动的出水头导致出水系统寿命大大减短,在工作时要经常移动出水头和调节水龙头的水量大小会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相抛光机自动水循环系统,可解决出水头使用寿命短,操作过程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相抛光机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金相抛光机,所述金相抛光机包括磨盘和工作台,所述金相抛光机的水循环系统内置于所述金相抛光机内,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管、储水箱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设置在所述磨盘中央的出水口相连,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磨盘底部相连,所述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控水开关,所述控水开关的控制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控水开关的受控端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并与所述出水管相连;
所述磨盘上设有运动传感器,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口水开关之间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设有阀门,所述储水箱上方设有控制器,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水泵和所述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水口镶嵌入金相抛光机的磨盘中央,将外置的出水系统改为内置,避免了出水系统外置而导致的操作空间小、出水龙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不需要经常移动出水龙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通过运动传感器和阀门根据磨盘的旋转速度对出水量进行自动控制,也可以通过控水开关对出水量进行手动控制,使得控制方法更加多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过滤网可滤除打磨后水中的杂质物体。
进一步,所述磨盘底部设有水压缓冲层,所述水压缓冲层的厚度为2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压缓冲层可防止水压过大从磨盘中央喷出。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包括多个环形排列的小型出水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一个出水孔被堵塞而影响使用,环形排列的出水孔可使出水更均匀,且出水口的面积最小。
进一步,所述控水开关的材质为铝合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铝合金的使用时间长,不易生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磨盘,2、出水口,3、控水开关,4、工作台,5、出水管,6、回收水管,7、储水箱,8、运动传感器,9、水泵,10、控制器,11、水压缓冲层,1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金相抛光机自动水循环系统,包括金相抛光机,所述金相抛光机包括磨盘1和工作台4,金相抛光机的水循环系统内置于金相抛光机内,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管6、储水箱7和出水管5,出水管5与设置在磨盘1中央的出水口2相连,进水管6与磨盘1的底部相连,水循环系统还包括控水开关3,控水开关3的控制端设置在工作台4上方,控水开关3的受控端设置在工作台4下方并与出水管5相连;磨盘1上设有运动传感器8,出水管5与控水开关3之间设有水泵9,水泵9的出水端设有阀门12,储水箱7上方设有控制器10,运动传感器8与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水泵9和阀门12均与控制器10的信号输出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8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床用砂轮修整补偿调度总成
- 下一篇:便捷式带状物扎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