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撬护锁罩以及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8944.4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严群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永和安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00 | 分类号: | E05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43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撬护锁罩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撬护锁罩以及锁具。
背景技术
锁芯是控制锁开启的主要零件,其跟钥匙配套且能够转动并带动锁栓运动的核心部分。
目前,通用锁芯的结构不合理,其被震断后,很容易被抽出,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撬护锁罩,该防撬护锁罩的结构合理,安全性能高,当锁芯被震断后,防撬护锁罩能够防止锁芯被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具,该锁具包括上述的防撬护锁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撬护锁罩,包括固定部和限位部;
所述限位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且沿所述固定部的外周分布,所述固定部的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的轴向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部形成用于收容锁芯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为开口状,所述收容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能够限制锁芯朝向所述第一通孔的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移动;
所述固定部的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0mm-40mm。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限位部一体成型且由钢板多次拉伸而成。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限位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孔相对设置且对应分布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限位部相接处为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限位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圆弧端和第二圆弧端,所述第一圆弧端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弧端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锁具,包括锁芯、防钻片、防钻片支架和上述的防撬护锁罩;
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防钻片支架套设在所述锁芯的外周面,所述防钻片卡接于所述防钻片支架与所述固定部的内表面之间且至少部分所述防钻片伸出所述第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钻片支架与所述锁芯的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钻片包括卡接部和延伸部,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卡接部分布于所述延伸部径向的外周面,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
所述防钻片支架与所述固定部的内表面限定出卡接区,所述卡接部适于嵌设在所述卡接区内。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钻片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钻片和所述防钻片支架均由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撬护锁罩的结构合理,其采用钢板多次拉伸而成,强度较高,当锁芯被震断后,由于防撬护锁罩的阻挡,其能够避免锁芯被取出,从而增强了锁芯的安全性能。
该锁具由于结合了防撬护锁罩,并设置有防钻片,进一步增强了锁具的安全性能,避免锁芯震断后被取出,同时,该锁具的制造成本较低,适于大规模制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撬护锁罩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防撬护锁罩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标:100-锁芯;110-防撬护锁罩;111-限位部;112-固定部;120-防钻片支架;130-防钻片;140-门扇外板;1111-第一连接孔;1112-第二连接孔;1121-第一通孔;130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永和安门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永和安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89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