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颗粒状物料自动连续混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9550.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1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才;王斌;张博;路凤莲;荣海燕;罗永光;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6 | 分类号: | B01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030027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状 物料 自动 连续 混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状物料自动连续混同装置,属于混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颗粒状物料的混同机构造一类是由固定的机体与运动的内部搅拌翅组合而成。虽可以实现连续混同。但是,搅拌装置与机体有摩擦,不能满足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特殊需求,且搅拌翅在机体内部,检修相对困难。另一类是由罐式旋转机体、固定在罐体内的搅拌装置与罐体外底部齿轮传动组成。虽使用便捷,混同质量可有效控制。但是,加料与出料的运转方向相反,不能实现大批量、不间断、连续化生产,且出料口偏高,传动装置偏低,物料在生产中易洒落与动力设备上,威胁生产安全。
现阶段危险化学品混同的方式多是采取人工混同,不仅费时费力,同时存在手法和力度差异,所以在混同质量方面很难保证当批产品的均匀性和批与批之间的物料状态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的混同设备在连续化、特种物料混同安全保障方面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颗粒状物料自动连续混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颗粒状物料自动连续混同装置,包括底座、滚筒、搅拌翅、电磁控制阀、转轴、轴承箱、转动电机、进料斗、进料斗支架、滚轮支架、接线柱、接料筒;
滚筒为圆台状封闭筒体,滚筒的内壁上固定有搅拌翅,滚筒的小端端面中心开有进料口,滚筒的大端端部中心向外延伸有转轴,滚筒的大端侧壁开有一个出料口,滚筒的出料口旁安装有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的外侧安装接电触片,通过接电触片为电磁控制阀供电,电磁控制阀通电状态下开启出料口,电磁控制阀断电状态下关闭出料口;
底座的上表面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轴承箱和转动电机,底座的上表面左侧固定有进料斗支架和滚轮支架;滚筒大端的转轴穿过轴承箱与转动电机的主轴相连,滚筒的小端侧壁支撑在滚轮支架上,进料斗支架上端固定进料斗,进料斗下端的出口延伸至滚筒小端的进料口内;底座上表面位于电磁控制阀安装位置的正下方安装有接线柱,接线柱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当滚筒旋转至电磁控制阀处于正下方时,接线柱与电磁控制阀外侧的接电触片接触,使电磁控制阀通电;底座上表面位于滚筒出料口开口位置的正下方安装有接料筒。
滚轮支架的滚轮后端引出导线接地,避免滚筒在搅拌过程发生静电危险。
工作过程
通过进料斗持续向滚筒内加料,转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滚筒旋转,物料进入滚筒后在搅拌翅的搅拌作用下均匀混合,并向滚筒的大端处聚集;当滚筒旋转至电磁控制阀处于正下方时,接线柱与电磁控制阀外侧的接电触片接触,使电磁控制阀通电,电磁控制阀在通电状态下开启出料口,使滚筒内混合均匀的物料向外甩出,进入接料筒内;滚筒继续旋转,接线柱与电磁控制阀外侧的接电触片脱离后,电磁控制阀在断电状态下关闭出料口;滚筒每旋转一周,电磁控制阀开启一次,实现对物料的连续搅拌。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混同装置,消除了人员在危险作业场所(如化工生产)聚集作业的风险,提高了混同安全性;装置自动连续混同,可实现大批量、不间断、连续化生产;同时产品工艺稳定,提高了每个批次药料混同质量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混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进料斗支架;3-滚轮支架;4-进料斗;5-电磁控制阀;6-滚筒;7-搅拌翅;8-转轴;9-轴承箱;10转动电机;11-接料筒;12-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颗粒状物料自动连续混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滚筒6、搅拌翅7、电磁控制阀5、转轴8、轴承箱9、转动电机10、进料斗4、进料斗支架2、滚轮支架3、接线柱12、接料筒11;
滚筒6为圆台状封闭筒体,滚筒6的内壁上固定有搅拌翅,滚筒6的小端端面中心开有进料口,滚筒6的大端端部中心向外延伸有转轴,滚筒6的大端侧壁开有一个出料口,滚筒6的出料口旁安装有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的外侧安装接电触片,通过接电触片为电磁控制阀供电,电磁控制阀通电状态下开启出料口,电磁控制阀断电状态下关闭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9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