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玻璃光触媒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9678.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2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贵;嵇崇凯;葛玉强;李承龙;李子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J3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玻璃 触媒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触媒载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孔玻璃光触媒载体。
背景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以纳米级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的总称,是当前国际上治理室内环境污染的最安全的材料之一。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二氧化碳(CO2)和其它无害物质,因而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功能。
由于光触媒通常是呈现粉末状固体或者是液溶胶,因此,需要提供便于光触媒附着的载体。光触媒的催化活性主要受到以下条件的影响:光照条件、光触媒本身性能、光触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空气流动速度等等,因而载体的选择则对光触媒的催化活性的发挥有较大影响。通常要求载体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大的比表面积及良好的透光性。但是目前常用的载体是蜂窝陶瓷、玻璃纤维网、不锈钢网等均不能很好的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蜂窝陶瓷,不透光,仅是表面有光照射,起到催化作用;玻璃纤维,强度不够,而且纤维状的玻璃丝,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透光性下降,并不能很好的改善载体的透光率,并且蜂窝陶瓷、玻璃纤维网并不能折叠或者大幅度扭曲,占地资源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孔玻璃光触媒载体,该载体通过在透光软膜上设置玻璃罩,玻璃罩上设有通孔,方便光触媒的附着与通风性,魔术贴的配合可以使载体发生形变,占用空间较小,同时透光性较好,能够使光触媒最大程度下杀灭细菌,净化周边的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孔玻璃光触媒载体,包括:透光软膜,所述透光软膜上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尖毛层与圆毛层,所述透光软膜的一端设有圆毛层,所述透光软膜远离圆毛层的一端设有尖毛层,所述透光软膜靠近魔术贴的两侧均涂有防水层;所述透光软膜上等距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上设有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呈漏斗状,所述玻璃罩上设有通孔,所述玻璃罩上的大孔端与小孔端为依次交替分布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软膜的厚度为5-1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罩与圆孔为胶粘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直径由大孔端至小孔端依次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孔之间的间距与玻璃罩大孔端的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是:透光软膜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圆孔,圆孔内固定有玻璃罩,玻璃罩呈漏斗状,并且中间设有通孔,增大了比表面积,保证了通风性,从而使载体可以更好地发挥光触媒的催化作用,透光软膜透光性良好,保证了透光性,并且透光软膜比较柔软,型变能力较强,可通过魔术贴合改变其外观形状,缩小占地空间,适用于所有空气净化场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光软膜上设置玻璃罩,玻璃罩上设有通孔,方便光触媒的附着与通风性,魔术贴的配合可以使载体发生形变,占用空间较小,同时透光性较好,能够使光触媒最大程度下杀灭细菌,净化周边的空气。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孔玻璃光触媒载体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孔玻璃光触媒载体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孔玻璃光触媒载体的俯视结构图。
图中:1-透光软膜、2-玻璃罩、3-通孔、4-魔术贴、41-尖毛层、42-圆毛层、5-圆孔、6-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9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全负荷脱硝系统
- 下一篇:一种催化剂可回收的SCR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