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脐血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0428.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鲁建强;陈清;李俊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天和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脐血 血袋 本实用新型 支撑 片体 上下方向 输血插口 容纳腔 种脐 离心分离效果 边缘热压 侧部边缘 延伸设置 连通 坍塌 残留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脐血袋。现有技术中的脐血袋,具有以下缺点:其在上下方向上没有相应的支撑,因而离心分离时,脐血袋会整体坍塌;脐血袋的容纳腔,其上下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通常是相同的,在转移脐血袋内的液体时,其残留较多。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脐血袋,包括血袋本体,血袋本体上设置输血插口,血袋本体包括两个片体,两个片体之间沿边缘热压固定,并在两个片体之间形成与输血插口连通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所述血袋本体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支撑部,支撑部沿血袋本体的侧部边缘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支撑部,使得脐血袋在离心分离时,依然保持挺直状态,有利于提高袋内的脐血离心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脐血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脐血袋,包括本体,本体内设置容纳腔。脐血袋采集脐血后,需要进行离心分离,即将脐血袋放入离心杯中进行分离,以使脐血中的干细胞分离出来。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脐血袋,其设计不合理,具体有以下缺点:现有技术中的脐血袋,其在上下方向上没有相应的支撑,因而离心分离时,脐血袋会整体坍塌,影响干细胞的分层效果;现有技术中的脐血袋的容纳腔,其上下方向上的横截面积通常是相同的,在转移脐血袋内的液体时,其残留较多,干细胞的得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脐血分层效果好的脐血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脐血袋,包括血袋本体,血袋本体上设置输血插口,血袋本体包括两个片体,两个片体之间沿边缘热压固定,并在两个片体之间形成与输血插口连通的容纳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所述血袋本体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支撑部,支撑部沿血袋本体的侧部边缘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血袋本体两侧均设置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部配置于两个片体之间,并通过高频焊接与片体固定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部为杆状结构,支撑部为硬质PVC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容纳腔在靠近输血插口的一侧,其横截面积在越靠近输血插口的方向上递减。
本实用新型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和侧部之间设置圆弧过渡部分,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置圆弧段,该圆弧段的直径为150mm至3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输血插口上设置保护套,该保护套包括配置在输血插口轴向上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周向上开设槽部,连接管上槽部所在位置的壁厚小于连接管上其余部位的壁厚。
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套上位于槽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手持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持部沿保护套的径向设置,并形成片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支撑部,使得脐血袋在离心分离时,依然保持挺直状态,有利于提高袋内的脐血离心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的脐血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天和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天和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0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物无菌采血及脱纤维蛋白用PVC袋
- 下一篇:一种塑料输液容器用组合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