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菌样本采集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1044.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9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远洋蓝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B65D30/10;B65D3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样本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容器,具体涉及一种无菌样本采集袋。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医药化学食品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样品采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样品采集通常简称采样,是一种取样的方式、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采样容器的主要应用场景有:食品的采集运送,科研实验室中的采集、预备、培养和储存工作,环境测试样本的采集、运送和储存,无尘室的转移工作,医学中培养皿运送储存、检测用具的运送储存、病理学工作,动物的尿液粪便、组织和体液的运送储存,法医工作中的采集、运送和储存。
但是,传统取样袋取样结束将取样袋封闭后,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隐患问题,如: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封闭不严、封口质量问题导致封闭不严、运输过程中颠簸导致封口开裂等,以上隐患问题均会导致样品易漏、易被污染。如何有效地、低成本地克服以上问题是本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取样袋中样品易漏、易被污染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菌样本采集袋,其应用在聚乙烯取样袋封闭后,能够防止聚乙烯取样袋中的样品泄露、被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菌样本采集袋,包括袋腔、密封区、钢条和拉条,其中拉条固定在袋腔的外表面上且位于袋腔底部与袋腔开口之间,拉条与袋腔开口平行且两头均超出密封区外边缘3~10cm,所述钢条与拉条的长度相等,所述钢条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拉条上。在聚乙烯取样袋封闭后,将袋腔开口沿拉条和钢条向下卷曲2~4圈后,再将拉条和钢条超出密封区的部分向内弯折,便可实现在聚乙烯取样袋封闭后,聚乙烯取样袋中的样品不会泄露、不会被污染。
进一步地,拉条采用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袋腔的外表面、密封区上。可以提高拉条与袋腔和密封区连接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当袋腔中无样品及空气时,袋腔底部呈弧形。可以提高袋腔的容积。
进一步地,袋腔内表面设有开闭条,所述开闭条位于袋腔底部与袋腔开口之间且与袋腔开口平行,利用热塑工艺将所述开闭条加工在袋腔内表面上。可以提高取样袋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袋腔外表面还设有书写区。可以记录所采样的对象信息,更加便于采样的后续工作。
进一步地,袋腔、密封区和拉条均由聚乙烯原生料制成。聚乙烯原生料可提高聚乙烯取样袋的可靠性,使聚乙烯取样袋更耐用且不易老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袋腔、密封区、钢条和拉条,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取样袋封闭后,将袋腔开口沿拉条和钢条向下卷曲2~4圈后,再将拉条和钢条超出密封区的部分向内弯折,便可实现取样袋封闭后,取样袋中的样品不会泄露、不会被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取样袋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取样袋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取样袋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钢条,2、拉条,3、拉耳,5、密封区,6、书写区,7、袋腔,11、开闭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无菌样本采集袋,包括袋腔7、密封区5、钢条1、拉条2、书写区6、开闭条11、拉耳3。其中拉条2固定在袋腔7的外表面上且位于袋腔7底部与袋腔7开口之间,拉条2与袋腔7开口平行且两头均超出密封区5外边缘3~10cm;所述钢条1与拉条2的长度相等并固定在拉条2上;拉耳3固定在拉条2上;书写区6位于袋腔7外表面上;袋腔7内部设有开闭条11,开闭条11位于袋腔7底部与袋腔7开口之间且与袋腔7开口平行;袋腔7、密封区5、拉条2和开闭条11均由聚乙烯原生料制成。
优选地,利用DP8005型号的胶水将拉条2粘接在袋腔7的外表面、密封区5上。
优选地,使用两根拉条2对称粘接在袋腔7两侧的外表面上,每根拉条2中各固定一根钢条1,两根拉条2均与袋腔7开口平行,粘接在袋腔7开口下方2cm处,拉条2的宽度为1cm,拉条2的两头超出密封区5外边缘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远洋蓝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远洋蓝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1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