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主动排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1643.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3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佳力机电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4 | 分类号: | B29C4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主动 排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主动排气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内的气体不仅包括浇注系统和型腔里的空气,还包括塑料熔体产生的分解气体以及塑料中水分在高温下变成的水蒸气。注塑时,高温的塑料熔体将这些气体驱赶并压缩至死角,形成多个高温高压的气室,这些高压的气室形成的反压力,阻止熔体的正常快速充模。同时这些高温高压的气室渗入到熔体内部,造成充料填不足,使塑件产生气孔、空洞、组织疏松等缺陷。因此,在注塑过程中,必须及时将这些气体排出模外。目前,注塑模具在工作时,模腔内的原有的空气及其他气体,是在注射时随着塑胶溶体的推入,被动地从模具的分型面、模块的镶拼缝隙和顶杆的缝隙中排出。这种被动的排气方式,造成注射压力损失极大,注塑设备的负荷增加,并且排气效果不佳,即在熔体流动的末端、多股熔体的汇合处、型腔盲孔的底部、加强筋的底部等多种复杂型腔的死角位置的气体均无法排出,即便降低注射速度,使熔体缓慢推进,也无法完全排出气体,这样不但延长了成型周期,而且熔体的温度很快降低,此时就需要提高注塑压力,塑件上的残余应力随之提高,使塑件脱模后产生翘曲变形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汽注塑模具的主动排气机构,它能将模腔内的气体主动吸出,使充填迅速,避免成型不良,减少成型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主动排气机构,安装在注塑模具的定模外端的模板内,该排气机构包括排气针、导气嘴和吸气套,其中,
所述模板上开设一个与定模的模腔出气孔同轴连通的前大后小的台阶形空腔并且前部空腔作为吸气腔,后部空腔作为排气腔,该模板的侧面还开设一个与所述吸气腔连通的气路通道;
所述排气针以其前部插入所述模腔出气孔中的方式设在所述吸气腔中;
所述导气嘴的轴向中心设有直径大于所述排气针的外径的导气孔;该导气嘴的长度小于所述吸气腔的长度并包括导嘴本体和设在导嘴本体前端且外径小于所述吸气腔的直径的前压环;所述导嘴本体的外表面为前大后小的圆锥面;该导气嘴的导气孔套在所述排气针上并以前压环的前端面紧贴在所述定模的外表面上的方式设在所述吸气腔中;
所述吸气套依次包括外径小于所述前压环的外径的吸气段、外径等于前压环的外径的后压环和外径与所述排气腔的直径适配的排气段;所述吸气段连同后压环的轴向中心开设一个与所述导嘴本体的外表面的形状基本适配的圆锥孔,该圆锥孔的前部与导嘴本体的前部外表面为紧配合,该圆锥孔的后部与导嘴本体的后部外表面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该吸气段的后部壁面上沿圆周均布地径向开设若干个与所述圆锥孔连通的吸气孔,在圆锥孔的孔壁上并在吸气孔的前端开设一个环形气压室;所述排气段的轴向中心开设一个与圆锥孔连通并且直径与圆锥孔的后端直径相同的排气孔,该排气孔的前端孔壁上开设一个环形导气室,该排气孔的孔壁上开设螺旋形增速槽;所述吸气套前部的圆锥孔套在所述导嘴本体上,使吸气段的前端面顶在所述前压环的后端面上,并使后压环的后端面紧贴在所述吸气腔的后端面上,所述排气段设在所述排气腔中并且排气孔套在所述排气针上。
上述的注塑模具的主动排气机构,其中,所述前压环的前端面与所述定模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前密封圈,所述后压环的后端面与所述吸气腔的后端面之间设有后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主动排气机构具有以下特点:采用在模腔外部设置吸气机构和排气机构,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引导动作,将模腔内空气吸出,被吸气后模腔是一个类真空状态,注射溶体推入几乎无空气阻力,实现完美注塑。压缩空气主动吸气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主动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主动排气机构,安装在注塑模具的定模1外端的模板2内,定模1内开设与需要排气的模腔10连通的模腔出气孔11。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针3、导气嘴4和吸气套5,其中:
模板2上开设一个与定模1的模腔出气孔11同轴连通的前大后小的台阶形空腔并且前部空腔作为吸气腔21,后部空腔作为排气腔22,该模板2的侧面还开设一个与吸气腔21连通的气路通道23;
排气针3设在模板2上的吸气腔21中,并且该排气针3的前部插入模腔出气孔1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佳力机电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日佳力机电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16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窑炉流水线传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自一体电磁吸盘式的执行器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