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盒可翻转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457.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3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何相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5B4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控盒可 翻转 空气 源热泵 机组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热泵机组,具体来说是一种电控盒可翻转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内机存在的问题是,检修和更换其内部零部件时候,由于被电控盒挡住,检修过程中,需要拆卸下电控盒,整一个检修工序较为繁琐复杂,不方便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控盒可翻转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内机,方便更换和检修室内机内部的零部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控盒可翻转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室内机,它包括电控盒和设于室内机内的背板上的室内机内部零部件,它还包括第一支撑件,设于室内机内的背板上,所述电控盒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电控盒背离室内机内部零部件转动形成对室内机内部零部件操作的操作口;以及第二支撑件,设于室内机内的背板上电控盒转动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作支撑并固定向着室内机内部零部件转动的电控盒。
作为优选,所述电控盒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支撑件设于室内机内的背板上电控盒转动轴线相对的那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折边,所述第一支撑折边用作与电控盒的底部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折边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电控盒的底部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紧固件连接以使电控盒固定在第二支撑件上。
作为优选,它包括若干个合页,每一所述合页包括固定部、转动部以及连接在固定部和转动部之间的转轴,每一所述合页的固定部与第一支撑件连接固定,每一所述合页的转动部与电控盒连接固定,每一所述合页的转轴构成电控盒的转动轴线。
作为优选,所述室内机内部零部件包括与室内机的电加热模块通过管路连接并接通的卧式膨胀罐以及与室内机的电加热模块通过管路连接并接通的水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室内机的电加热模块的一侧,所述卧式膨胀罐的一端向着室内机的电加热模块,另一端向着第一支撑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了镂空结构,所述卧式膨胀罐的一端伸入于镂空结构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室内机的电加热模块与第一支撑件之间,所述水泵位于室内机的电加热模块与第二支撑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端具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折边,所述第二支撑折边用作与电控盒的底部相抵。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其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设于室内机内的背板上,电控盒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件上,电控盒背离室内机内部零部件转动形成对室内机内部零部件操作的操作口;以及第二支撑件,设于室内机内的背板上电控盒转动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作支撑并固定向着室内机内部零部件转动的电控盒。正是基于上述相关结构的设置,当转动电控盒,在形成对室内机内部零部件操作的操作口以后,方便了检修人员对室内机内部零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零部件操作,即主要是方便即检修电控盒相对室内机内的背板上的零部件,其中,第二支撑件用作支撑并固定向着室内机内部零部件转动的电控盒,转动电控盒一定范围后,又可固定,不影响室内机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盒转动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盒固定时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盒与第一支撑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盒打开盒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1、电控盒;2、第一支撑件;211、镂空结构;3、第二支撑件;411、第一支撑折边;412、第二支撑折边;511、第一连接孔;512、第二连接孔;6、合页;611、固定部;612、转动部;613、转轴;7、膨胀罐;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