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机舱天车的三相提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590.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2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鑫摩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机舱 天车 三相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升机,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机舱天车的三相提升机,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提升机构是任何起重机必须具备的,使物品获得升降运动的基本组成;提升机构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台起重机的工作性能,起升机构主要由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卷筒、滑轮组、取物装置和制动装置组成,此外,还可装设各种辅助装置,如起升高度限位器,力矩限制器,三圈保护等安全装置,特别是在中、大吨位起重机上,力矩限制器越来越重要,然而常用的提升机构,结构复杂,往往在取工件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参与以及固定位置取件等,造成了一些不便,也给工人造成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船舶机舱天车的三相提升机,可有效防止钢丝曳引筒在绕线时产生抱死,并实现收放线的可控操作;且可在收放线时压紧拉绳,防止拉绳在收放时产生晃动,实现高精度提升,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机舱天车的三相提升机,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上方的前受力座和后受力座,及活动安装于前受力座和后受力座之间的钢丝曳引筒,及缠绕于钢丝曳引筒上的拉绳;
所述钢丝曳引筒通过减速轴与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上方传动连接有三相交流电机;所述减速轴其背离减速箱一端安装有上外带轮;所述减速轴上,位于钢丝曳引筒和减速箱之间分别安装有转速检测机构和电磁刹车;所述钢丝曳引筒下方平行设置有两压丝辊;两所述压丝辊分别通过从动轴与机架安装;所述上外带轮下方,位于两所述从动轴上平行设置有前下外带轮和后下外带轮;所述上外带轮和前下外带轮之间及所述上外带轮和后下外带轮之间分别通过轮带传动连接;所述拉绳其一端安装有吊钩,其另一端穿过两压丝辊绕于钢丝曳引筒外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钢丝曳引筒外侧安装有外护筒。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筒下侧开设有下通过口;所述拉绳穿过下通过口露出于外护筒外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两所述压丝辊互相贴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外带轮和前下外带轮之间通过O型轮带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上外带轮和后下外带轮之间通过8型轮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机舱天车的三相提升机,设置电磁刹车,可防止钢丝曳引筒在绕线时产生抱死;通过转速检测机构可实时检测钢丝曳引筒转速,并通过转速转换公式计算钢丝曳引筒上的绕线长度,实现收放线的可控操作;平行设置两相互贴合的压丝辊,并将拉绳穿过两压丝辊,可在收放线时压紧拉绳,防止拉绳在收放时产生晃动,实现高精度提升,提高安全性;同时可防止拉绳在收放过程中,缠绕钢丝曳引筒时产生偏移,而引起钢丝曳引筒抱死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线时上外带轮、前下外带轮和后下外带轮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各部件标注为:1-机架,2-前受力座,3-后受力座,4-钢丝曳引筒,5-拉绳,6-减速轴,7-减速箱,8-三相交流电机,9-上外带轮,10-转速检测机构,11-电磁刹车,12-压丝辊,13-从动轴,14-前下外带轮,15-后下外带轮,16-吊钩,17-外护筒,18-下通过口,19-O型轮带,20-8型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机舱天车的三相提升机,包括机架1,及设置于机架1上方的前受力座2和后受力座3,及活动安装于前受力座2和后受力座3之间的钢丝曳引筒4,及缠绕于钢丝曳引筒4上的拉绳5;
所述钢丝曳引筒4通过减速轴6与减速箱7连接;所述减速箱7上方传动连接有三相交流电机8;所述减速轴6其背离减速箱7一端安装有上外带轮9;所述减速轴6上,位于钢丝曳引筒4和减速箱7之间分别安装有转速检测机构10和电磁刹车11;所述钢丝曳引筒4下方平行设置有两压丝辊12;两所述压丝辊12分别通过从动轴13与机架1安装;所述上外带轮9下方,位于两所述从动轴13上平行设置有前下外带轮14和后下外带轮15;所述上外带轮9和前下外带轮14之间及所述上外带轮9和后下外带轮15之间分别通过轮带传动连接;所述拉绳5其一端安装有吊钩16,其另一端穿过两压丝辊12绕于钢丝曳引筒4外侧。
所述钢丝曳引筒4外侧安装有外护筒17。
所述外护筒17下侧开设有下通过口18;所述拉绳5穿过下通过口18露出于外护筒17外侧。
两所述压丝辊12互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鑫摩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鑫摩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头锚缆机油马达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起升的钢丝绳托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