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金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2755.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2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紫虹;吴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仝达机电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塑用的五金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包塑的五金端子应用非常广泛,即五金端子部分注塑于塑胶内,只显露出五金端子的插接部,注塑于塑胶内的五金端子只起导通作用,由于五金端子使用时,插接部为受力部,强度要求高,厚度有标准范围使用要求,而注塑于塑胶内只起导通作用的五金端子的导通部不参与插接使用,强度要求比插接部低,厚度也可低于插接部。如果将导通部的厚度设与插接部厚度一样厚,虽然满足了插接部的使用要求,但企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如果将插接部的厚度设与导通部的厚度一样薄,虽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无法满足插接部的使用要求,产品质量难于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可靠、成本低的五金端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金端子,包括厚度一致的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包括插接部和与插接部连接的导通部,所述插接部由端子本体对折形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一种优化,上述插接部由端子本体水平对折形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另一种优化,上述插接部由端子本体垂直对折形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五金端子结构设计合理,五金端子的插接部对折形成,保证了五金端子的宽度精度,插接部水平或垂直对折后,插接部厚度为导通部的两倍,保证了插接部的厚度要求,增大了插接部的强度,导通部的厚度为插接部厚度的一半,节省了材料,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插接部对折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插接部对折后未剪切工艺连料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插接部对折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插接部对折后未剪切工艺连料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插接部折弯90°时的模具加工图;
图10是本发明插接部折弯90°后再折弯45°时的模具加工图;
图11是本发明完成对折后的模具加工图。
附图符号说明:
1端子本体11插接部12导通部10工艺连料一20工艺连料二31第一下模镶件32第一上模镶件33第一压料镶件41第二右下模镶件42第二左下模镶件43第二上模镶件44第二压料镶件51第三下模镶件52第三压料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五金端子与塑胶包塑在一起,包括厚度一致的端子本体1,该端子本体1包括插接部11和与插接部11连接的导通部12,插接部11显露出来未包塑于塑胶内,起插接作用,导通部12包塑于塑胶内,起导通作用。
本实施例中,五金端子的插接部11和导通部12为一体结构,插接部11由端子本体1水平对折形成。
本实施例五金端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插接部11对应的端子本体1左右两侧、上端分别设置工艺连料一10;
二、将插接部11对应的端子本体1水平对折;
三、将端子本体工艺连料一10精密切除。
其中,插接部11一半承载于第一下模镶件31上,并且通过第一压料镶件33压住,插接部11另一半通过第一上模镶件32下压折弯90°,如附图9所示;插接部11折弯90°后,插接部11一半承载于第二右下模镶件41上,并且通过第二压料镶件44压住,第二上模镶件43下压驱动第二左下模镶件42向右移动将折弯90°的插接部11继续折弯45°,如附图10所示,为了顺利将插接部11折弯45°,第二右下模镶件41顶部左侧呈锐角状,第二左下模镶件42顶部右侧设有圆弧凹槽;插接部11折弯45°后,插接部11承载于第三下模镶件51上,第三压料镶件52下压将插接部11折叠完成对折,如附图1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仝达机电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未经仝达机电工业(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27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连接器及终端
- 下一篇:充电端子、充电插套、充电枪及充电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