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用并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3219.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7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林雁飞;郑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瑞(中国)缝纫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4 | 分类号: | D01H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并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用并条机。
背景技术
并条机的作用是对纤维的内部结构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并条机按牵伸机构形式分为罗拉牵伸并条机和针梳机两大类。棉纺并条机有单眼、两眼、四眼等多种。把多根条子喂入,经并合、牵伸后制成一根条子的称单眼并条机;输出两根条子的称两眼并条机,余依次类推。每台并条机具有单独的传动系统。并条机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部分和一些自动装置等组成。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838228U)公开了一种纺织用并条机,虽然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棉线的高效并条,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装置无法对生产的棉线进行在线故障测试或伤害探测,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用并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用并条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端设有给棉箱,所述机架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棉箱,吸棉箱上端设有导向压轮,导向压轮左端设有分线板,所述分线板左端设有牵引轮,所述牵引轮左端设有排线架,排线架左端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柱,检测支柱后端从上而下依次设有报警器、控制器和比较器,所述检测支柱前端上侧设有超声波发射端,检测支柱前端下侧设有超声波接收端,所述检测支柱中部设有棉线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支柱通过检测支架连接有机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棉线凹槽后端设有标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左侧设有收线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器、比较器、标示器均连接有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声波发射端与超声接收端之间设有棉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纺织用并条机,结构合理,设计新颖,通过设有的检装置对并条后的棉线进行故障点检测,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棉线进行探测,无辐射,同时探测结果准确性高,避免人工肉眼识别,减小误判,大大提高了棉线的并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纺织用并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纺织用并条机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纺织用并条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下端设有给棉箱2,所述机架1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吸棉箱4,吸棉箱4上端设有导向压轮5,导向压轮5左端设有分线板3,所述分线板3左端设有牵引轮9,所述牵引轮9左端设有排线架7,排线架7左端设有检测装置8,检测装置8左侧设有收线盘9,所述检测装置8包括检测支柱87,检测支柱87通过检测支架81连接有机架1,检测支柱87后端从上而下依次设有报警器84、控制器83和比较器82,所述比较器82用于将超声波接收端89得到的电量与预设超声波值4产生的电量进行比较,报警器84、比较器82、标示器85均连接有控制器83,所述检测支柱87前端上侧设有超声波发射端88,用于发射预先设定好的入射超声波,检测支柱87前端下侧设有超声波接收端89,用于接收穿过棉线后的超声波,并将为转化为相应电量值,透射的超声波能量越大,转化到的能量就越大,所述检测支柱87中部设有棉线凹槽86,所述棉线凹槽86之间设有棉线,棉线凹槽86后端设有标示器85,用于对接收到高电量的棉线进行标示,超声波发射端88与超声波接收端89之间设有棉线。本实施例中的比较器82和控制器83可以采用单片机或其他微处理器。标示器82可采用自动加标记装置,把着色剂各按一定量喷射到沿一个方向移动的棉线的外表面上,在棉线外表面上加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瑞(中国)缝纫线有限公司,未经华瑞(中国)缝纫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3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