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自动抓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4059.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林雁飞;郑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瑞(中国)缝纫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7/00 | 分类号: | D01G7/00;D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自动 抓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自动抓棉机。
背景技术
抓棉机,是开清棉联合机中的第一道工序,从开棉混棉的工艺要求来讲,期望原棉经抓棉机加工后有较好的开松质量,这样将有利于原棉充分混和,也可为开清棉工艺的开松除杂创造有利的条件,我国现已广泛使用抓棉机,其型式为上抓式,有不少类型,如墙轨式、地轨式、圆盘式等。
目前,自动抓棉机是从棉包中抓取原棉喂给前方的纺织机械,具有开松、混合的作用,是纺织工艺的前序中很关键的机械部件,传统的自动抓棉机,开松、混合棉包内棉花的均匀性不佳,从而直接影响抓棉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自动抓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率自动抓棉机,包括外围挡圈、支杆、横梁、搅拌装置、输棉管、伸缩管和吸料仓斗,外围挡圈的左右侧端对称设有支杆,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横梁,横梁上设有搅拌装置和输棉管,搅拌装置设在输棉管的右侧,搅拌装置包括电机、轴承、搅拌杆和搅拌叶,电机固定在横梁的顶端,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搅拌杆,搅拌杆的底端穿过横梁且悬伸在外围挡圈内,搅拌杆通过轴承与横梁转动连接,搅拌杆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拌叶,输棉管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在横梁的顶端,输棉管的底端穿过横梁且贯通连接伸缩管,伸缩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吸料仓斗,吸料仓斗的进料口设有一圈打手挡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杆的底端均匀的设有1~3个搅拌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拌叶为双层螺旋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支架是L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打手挡条上方的吸料仓斗内设有一层进料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对棉花进行初步的均匀性搅拌,便于吸料仓斗对棉花进行高频次的抓取,而不影响均匀性,从而提高抓取效率;物料通过输棉管经伸缩管送入吸料仓斗中,伸缩管安装在输棉管和吸料仓斗之间,这样可以对该抓棉机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能保证输棉管有条不紊的进行输棉过程,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自动抓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自动抓棉机的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围挡圈,2-支杆,3-横梁,4-电机,5-轴承,6-搅拌杆,7-搅拌叶,8-输棉管,9-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1-伸缩管,12-吸料仓斗,13-进料网板,14-打手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高效率自动抓棉机,包括外围挡圈1、支杆2、横梁3、搅拌装置、输棉管8、伸缩管11和吸料仓斗12,所述外围挡圈1的左右侧端对称设有支杆2,所述支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横梁3,所述横梁3上设有搅拌装置和输棉管8,所述搅拌装置设在输棉管8的右侧,搅拌装置包括电机4、轴承5、搅拌杆6和搅拌叶7,所述电机4固定在横梁3的顶端,电机4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搅拌杆6,所述搅拌杆6的底端穿过横梁3且悬伸在外围挡圈1内,搅拌杆6通过轴承5与横梁3转动连接,搅拌杆6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搅拌叶7,所述搅拌叶7为双层螺旋状,所述输棉管8通过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10固定在横梁3的顶端,所述第二支架10是L形结构设计,所述输棉管8的底端穿过横梁3且贯通连接伸缩管11,所述伸缩管11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吸料仓斗12,吸料仓斗12的进料口设有一圈打手挡条14,打手挡条14上方的吸料仓斗12内设有一层进料网板1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搅拌装置对棉花进行初步的均匀性搅拌,即电机4带动搅拌叶7对棉花进行搅拌,由于棉花已经初步均匀化,便于吸料仓斗12对棉花进行高频次的抓取,而不影响均匀性,从而提高抓取效率;在进行生产工作时,首先,将物料通过输棉管8经伸缩管11送入吸料仓斗12中,伸缩管11安装在输棉管8和吸料仓斗12之间,这样可以对该抓棉机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能保证输棉管有条不紊的进行输棉过程,效率更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瑞(中国)缝纫线有限公司,未经华瑞(中国)缝纫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袖(GQ065113)
- 下一篇:外套(GL06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