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报废汽车处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4320.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周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7/00 | 分类号: | B62D6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废 汽车 处理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废汽车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报废汽车处理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的产量及保有量也在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私家车,与此同时,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我国报废汽车处理行业起步较晚,报废汽车处理设备更是比较落后,而报废汽车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处理报废汽车时,清洗和拆解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现有的汽车清洗拆解平台往往都是固定的,不能调整高度及角度,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报废汽车处理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处理平台不能调整高度及角度、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报废汽车处理平台,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托车台、升降旋转机构及清洗机构;升降旋转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托车台位于升降旋转机构的上端,清洗机构位于托车台的上表面;将报废汽车置于托车台上后,由升降旋转机构调整报废汽车到合适的高度及角度,再由清洗机构对报废汽车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升降旋转机构包括液压缸、立柱、圆盘、转轴、电机、控制按钮及蓄电池;液压缸的缸体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立柱固接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头处;立柱为内部中空结构;圆盘固接在立柱的上端,托车台设置在圆盘的上方,圆盘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孔,圆盘与托车台通过设置在立柱内的转轴连接,转轴的一端穿过圆盘中心位置处的通孔后固接在托车台的底面中心位置处,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电机、控制按钮及蓄电池依次电连接,由蓄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并由控制按钮控制电机的开闭。
清洗机构包括支撑架、清洁顶及喷水头,支撑架竖直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托车台的上表面两端处,清洁顶为外凸的拱形且连接在两个支撑架的上端,清洁顶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水头。
喷水头设置三个,其中一个喷水头位于清洁顶的内壁中心位置处,另外两个喷水头对称设置在清洁顶的内壁中心两侧。
清洁顶的顶部外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托车台的一周边沿处开设有回收槽,回收槽内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出液孔内连接有导管,导管上设置有阀门。
导管的一端与出液孔连接,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收集容器。
托车台的一周边沿处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
托车台的一周边沿处相对水平面向下倾斜的角度为5°-10°。
托车台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报废汽车处理平台,通过在托车台下方设置升降旋转机构,能够方便地调整托车台的高度及角度;通过设置清洗机构,能够对报废汽车进行清洁;通过在托车台上开设回收槽,并在回收槽内开设出液孔,能够对报废汽车的废液及清洁后的废水进行导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报废汽车处理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托车台,3.液压缸,4.立柱,5.圆盘,6.转轴,7.电机,8.控制按钮,9.蓄电池,10.支撑架,11.清洁顶,12.喷水头,13.太阳能电池板,14.回收槽,15.出液孔,16.导管,17.阀门,18.收集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报废汽车处理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托车台2、升降旋转机构及清洗机构;升降旋转机构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托车台2位于升降旋转机构的上端,清洗机构位于托车台2的上表面;将报废汽车置于托车台2上后,由升降旋转机构调整报废汽车到合适的高度及角度,再由清洗机构对报废汽车进行清洗。
升降旋转机构包括液压缸3、立柱4、圆盘5、转轴6、电机7、控制按钮8及蓄电池9;液压缸3的缸体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立柱4固接在液压缸3的活塞杆端头处;立柱4为内部中空结构;圆盘5固接在立柱4的上端,托车台2设置在圆盘5的上方,圆盘5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通孔,圆盘5与托车台2通过设置在立柱4内的转轴6连接,转轴6的一端穿过圆盘5中心位置处的通孔后固接在托车台2的底面中心位置处,转轴6的另一端连接电机7的输出轴,电机7、控制按钮8及蓄电池9依次电连接,由蓄电池9向电机7提供电能并由控制按钮8控制电机7的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