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长距离输水的高速铁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283.8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2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柏华军;毕玉琢;文望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D18/00;E02D29/045;E03B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系统 输水 高速铁路线 基建工程 输水功能 水源系统 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工程 本实用新型 干线管道 结合方式 系统主体 线路坡度 双功能 天然水 加压 水利工程 流水 引水 建设 投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长距离输水的高速铁路,包括水源系统、基建系统、输水系统;利用高速铁路线下工程作为基建系统主体,在基建系统上安装输水系统;利用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沿线的可获得天然水作为水源系统,借助安装在基建系统上的输水系统的干线管道,根据线路坡度采用多级加压及自重流水相结合方式实现长距离输水功能。在传统高速铁路工程基建工程基础上,增加长距离引水输水功能。通过基建工程共建,一次建设既可实现运人和输水双功能,减少因单独建设水利工程引起的征地拆迁、巨额投资,也把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可长距离输水的高速铁路。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贫乏,且在时间与空间的分布上又极不均匀,西北、华北、东北的“三北”地区水资源尤其短缺。另外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又忽略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造成我国的“三北”地区和东南沿海的一些省市有的因为本地区的水资源不足,有的因为本地区的水源已被污染,不能作为城市供水的水源,因此不得不跨流域、跨地区地进行长距离引水。如天津市“引滦入津”工程、大连市“引碧入连”工程、石家庄引岗黄水库水工程、目前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等等,这些引水工程沿线开挖隧道、水渠、渡槽等基础工程建设,一方面面临着对环境生态造成破坏,一方面又面临着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移民,工程耗资巨大,投资成本很高,工程建设周期长等问题。
高速铁路是近年来发展一种轨道交通工程,由于其在长距离运输的便捷高效,深受国人的喜爱,在缩小地区差异,推动全国经济一体化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同样面临生态环境破坏,拆迁移民,工程耗资巨大,投资成本很高等问题。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速铁路已经遍及全国大中城市,累计运营里程已经达1.9万公里,并且已经组网成形,成为国家一张亮丽的名片。为满足高速铁路大曲线半径的要求,同时减少征地拆迁工作,新建的高速铁路新建车站大多距离老城区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一些经济稍落后的地区,受规划、建设资金、多部门协调等多种因素的形象,相关配套工程往往滞后,这就给铁路的正常开通运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长距离引水工程”和“高速铁路工程”都存在着基础建设耗子巨大,破坏生态环境等共性问题,但工程积极的一面大家有目共睹。如果能将这两种工程采用并方案实施,基建工程共用,将会把这种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将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特别是利用现在已经成规模、网络化的高速铁路工程,增加长距离引水输水功能,基建工程共享,则可以在降低工程投资的同时,把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长距离输水的高速铁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可长距离输水的高速铁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建系统、水源系统、输水系统;基建系统由路基部、桥梁部和隧道部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而成,在基建系统上安装输水系统;水源系统为隧道部收集的水源、桥部梁跨越的大江大河及水库、路基部保护范围外的地下水源、铁路沿线有丰富水源的城市供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输水系统包括干线管道,所述干线管道包括用于路基部输水的路基部输水管、用于桥梁部输水的桥梁部输水管和用于隧道部输水的隧道部输水管;利用线路坡度采用多级加压及自重流水相结合通过输水系统实现长距离输水。
优选的,所述路基部包括路基基础,承载于路基基础顶部的路基本体,承载于路基基础顶部且是位于路基本体两侧的管道基座,所述路基部输水管承载于管道基座顶部;所述管道基座设置在路基本体坡脚的两侧,其截面为梯形;两侧的所述管道基座之间设有多个基座梁,所述基座梁两端与管道基座底部连接,多个所述基座梁沿线路纵向间隔设置;所述基座梁与所述管道基座为钢筋混凝土一体结构,形成U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2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地铁拼装轨道板
- 下一篇:一种铁路工程薄壁箱式路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