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弹性基座的双盘收线机调节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596.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树;尹福红;陈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神马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70 | 分类号: | B65H5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弹性 基座 收线 调节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线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弹性基座的双盘收线机调节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历经了三次快速发展的时期。1991-1994年的第一次扩张期,使得中国的光缆产能规模达到了100万芯公里/年;1999-2001年的第二次扩张期,产能达到3000万芯公里/年;2008以来年第三次扩张期,国内光纤产能跨越式地达到了近亿芯公里/年,光缆产能更大。本轮扩张呈现出3大新特征:一是大型的光纤光缆企业继续扩大规模;二是无论是光缆还是光纤产能都比2008年初增长了一倍;三是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合资建立光棒生产基地,竞争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因此双盘收线机的前景开阔,但是传统双盘收线机由于体积较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操作不当,会对机器造成重大损坏,影响收线机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弹性基座的双盘收线机调节控制机构,提高双盘收线机的使用性能,保证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弹性基座的双盘收线机调节控制机构,包括分布在收线机底部的缓冲调节机构,所述缓冲调节机构包括正方形缓冲基座,缓冲基座边缘四周安装有呈正方形分布的四个第一缓冲机构,相邻第一缓冲机构之间安装有第二缓冲机构;
所述缓冲基座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第一方形框和第二方形框,第一方形框和第二方形框之间通过竖直分布的方形围板相连;第一方形框表面四周设有呈正方形分布的四个第一定位孔,相邻第一定位孔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二定位孔,两个第二定位孔之间等距分布有第三定位孔;
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上下分布的止压座和橡胶台,止压座和橡胶台之间沿直线方向均布有止压件,止压件顶部与止压座相连,止压座底部两端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
所述止压座包括止压板,止压板中间均布有螺纹孔,止压板底部两端垂直设有与第二定位孔相配合的安装筒,安装筒中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止压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相连的螺柱、限位柱、橡胶球,螺柱与螺纹孔之间为螺纹配合,限位柱穿过第三定位孔与橡胶球相连;橡胶台表面均布有与橡胶球相配合的球槽;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沿沿竖直方向依次安装的第二弹簧、压缩件、第三弹簧、支撑件;
所述压缩件包括垂直相连的弹簧筒和导向筒,弹簧筒中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部与第二方形框表面相连;支撑件包括垂直相连的支撑块和导向杆;导向筒穿过第一定位孔与导向杆相连,导向筒外侧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顶部与支撑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的深度等于螺柱的高度,减少螺柱的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筒与第一定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减少导向筒与第一定位孔之间的配合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与第三定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减少限位柱与第三定位孔之间的配合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基座以及缓冲基座边缘四周安装第一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能够有效的对双盘收线机底部进行缓冲支撑,保证了收线机的使用稳定性,极大的提高了收线效率,具有良好的使用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神马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神马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电力电缆线架
- 下一篇:一种时域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