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无菌举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736.7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鹏赟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举宫器 支撑件 杆体 子宫 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无菌 手术过程 球囊 角度调节 传统的 定位件 刺穿 把手 取出 消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无菌举宫器,包括杆体、设与所述杆体一端的把手、设于所述杆体另一端的球囊件及设于所述球囊件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一可进行角度调节的摆宫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一用于定位所述摆宫件的定位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举宫器插入子宫时对子宫进行保护,避免了子宫被刺穿;同时实现了整个手术过程中只需要使用一个举宫器就可以完成整台手术,避免了传统的手术过程中对举宫器取出后消毒,再次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无菌举宫器。
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使用的是传统的举宫杆,医生在手术时操作非常不方便;在置入时,金属摆宫杆对子宫没有任何保护;而且摆宫杆不可调节,通过杠杆原理下压阴道从而达到举宫的效果,对阴道损伤严重,而且举宫效果不明显,效果差;传统的举宫杆不能固定子宫,在操作时,需要摆宫人员持续按压一次性无菌举宫器直至手术部位操作完成,手术风险加大,子宫位置不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一次性无菌举宫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无菌举宫器,包括杆体、设于所述杆体一端的把手、设于所述杆体另一端的球囊件及设于所述球囊件上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一可多角度调节的摆宫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一用于定位所述摆宫件的定位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摆宫杆进入到子宫内可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从而调节到最佳的手术位置,全方位的暴露手术视野,减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一用于举起子宫的托举件,所述托举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口;通过所述开口的设置,便于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观察到穹隆是否在托举件内;减小了因手术的患者的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摆宫件端部设有一硅橡胶层;在摆宫件进入到子宫内时,该硅橡胶层可以有效的减小摆宫件对子宫壁的伤害,避免了传统摆宫件刺穿子宫壁等。
进一步的,所述摆宫件上设有一置于子宫内的宫内球囊;所述宫内球囊可在手术过程中减小出血。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一用于控制所述定位件的锁扣;通过该锁扣便于医生锁定定位件,从而锁定摆宫件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一注药口,所述把手上设有一注射针座,所述把手上设有一三通阀;通过该设计,便于手术过程中注射药物,简化了手术步骤,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多角度调节的摆宫件,可以暴露整个手术视野;通过托举件及托举件上开口的设置,便于医生观察穹隆是否进入到托举件上;本实用新型在手术过程中对子宫进行保护,降低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时减小了手术难度,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鹏赟,未经许鹏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