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录音功能的琵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6357.X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孔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方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G11C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4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录音 功能 琵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录音功能的琵琶。
背景技术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也就是说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琵琶乐器要想进行录音工作,必须要另外购买录音设备,不能满足自带录音功能使用要求,市场上的琵琶体积笨重携带不方便,不容易放置,容易损坏琵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录音功能的琵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满足自带录音功能使用要求,市场上的琵琶体积笨重携带不方便,不容易放置,容易损坏琵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录音功能的琵琶,包括琵琶本体和琴弦,所述琵琶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山口,且琵琶本体的一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琴相、琴品和手,另一侧开设有背板,所述山口的两侧均安装弦轴,且山口的顶部安装有琴头,所述琵琶本体的一侧靠近琴品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凹槽,且琵琶本体的一侧靠近山口的底部位置处安装有凤凰台,所述琵琶本体的内部嵌入有上音柱和下音柱,且上音柱位于下音柱的下方,所述琴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弦轴,另一端与复手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屏和音响,且显示屏位于音响的上方,所述背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背板的内部靠近安装槽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铰链,所述显示屏和音响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弦轴与山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琴品、凹槽和复手均通过螺栓与琵琶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铰链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琴品设置有十个,且十个琴品均匀安装在琵琶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一个录音装置,使用时不需要另外安放一个录音设备,同时让琵琶的录音质量有了大大的提升,设计合理,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支撑杆,有助于琵琶的放置,解决了琵琶的放置不方便问题,同时制作工艺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琵琶本体;2-琴品;3-琴相;4-弦轴;5-琴头;6-琴弦;7-凹槽;8-背板;9-上音柱;10-铰链;11-凤凰台;12-山口;13-下音柱;14-支撑杆;15-复手;16-显示屏;17-音响;18-蓄电池;19-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方乐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方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6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制弹拨乐器
- 下一篇:一种双层压紧软密封切断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