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电缆芯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7213.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9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贵军;王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东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新驱科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51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生产装置,具体是指在电缆生产时使用的一种旋转电缆芯筐。
背景技术
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用于收线或放线的芯筐是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但是现有的电缆芯筐的体积普遍较大,其移动与使用的方便性较差,且相应的功能性较低,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与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旋转电缆芯筐,拥有较高的功能性,同时降低了自身的体积与使用所需的空间,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移动更加简单,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上的由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组成的电缆收放结构,以及设置在电缆收放结构上的顶套。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缠绕结构由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旋转支撑座,设置在旋转支撑座上的四根缠绕钢条,焊接在缠绕钢条中间位置的定型钢圈,焊接在缠绕钢条顶端的连接钢圈,以及固定在缠绕钢条底端的挡条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四根缠绕钢条设置在定型钢圈和旋转支撑座上且将定型钢圈和旋转支撑座分别均分。
作为优选,所述挡条的数量为两个且十字交叉设置,该挡条的两端向上翘起,且两根挡条均通过焊接固定在缠绕钢条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两根挡条的交叉点位置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固定结构由三根或四根顶端焊接为一个整体且底端向外翘起的限位钢条,以及焊接在限位钢条上的定型钢圈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钢条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在连接钢圈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侧面上还沿其边缘设置有弧形的支撑脚,该支撑脚的数量为四片,且支撑脚的厚度为2-3cm,每个支撑脚的高度为8cm。
另外,所述顶套为上下贯通的橡胶顶套,且上口的直径大于下口的直径,在顶套下口的内壁处还设置有与限位钢条的数量、位置与直径相匹配的定位卡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顶套,在芯线缠绕到该顶套上时,则会向下滑落,从而避免芯线缠绕的高度过高,很好的保证了芯线的正常缠绕过程。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撑脚,在需要移动产品时使叉车可以直接将产品叉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产品移动的难度。
(3)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线芯的收线或放线,拥有较高的功能性,很好的降低了自身的体积与使用所需的空间,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方便,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下顶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套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套;2、缠绕钢条;3、定型钢圈;4、挡条;5、底座;6、支撑脚;7、旋转支撑座;8、连接钢圈;9、限位钢条;10、定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电缆芯筐,包括底座5,设置在底座5内部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5上的由顶部固定结构和底部缠绕结构组成的电缆收放结构,以及设置在电缆收放结构上的顶套1。
该产品的结构相比于现有的芯筐来说,其占用空间的面积更小,使用更加灵活与方便。
所述底部缠绕结构由固定在底座5上表面的旋转支撑座7,设置在旋转支撑座7上的四根缠绕钢条2,焊接在缠绕钢条2中间位置的定型钢圈3,焊接在缠绕钢条2顶端的连接钢圈8,以及固定在缠绕钢条2底端的挡条4组成。
旋转支撑座为本领域的常规设备,可以完成支撑与旋转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的内容很好的完成对旋转支撑座的设置与使用,在此便不进行赘述。
所述四根缠绕钢条2设置在定型钢圈3和旋转支撑座7上且将定型钢圈3和旋转支撑座7分别均分。
将缠绕钢条均匀设置在定型钢圈与旋转支撑座上可以很好的均分每根缠绕钢条上所受的力,提高了产品的稳固性,避免缠绕钢条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所述挡条4的数量为两个且十字交叉设置,该挡条4的两端向上翘起,且两根挡条4均通过焊接固定在缠绕钢条2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两根挡条4的交叉点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东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东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7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铜线加工导线架
- 下一篇:一种网络变压器的T1线包的绞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