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斜坡的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雨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7447.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董佳;陆颂;吕波;袁廷;徐浩;毛绪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斜坡 初期 雨水 收集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口,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斜坡的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雨水口。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水环境环保理念不断加强,点源污染得到有效地控制,城市径流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径流污染程度与城市不同类型下垫面条件有关,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城市道路用地的径流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径流污染物中包括了SS、COD、重金属、多环芳烃等。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径流污染控制的新建及建成的道路建设项目中,其措施包括雨水花园、植草沟、生物滞留带等。
目前,建成道路多采用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内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能消纳初期污染的雨水)控制道路径流污染。如何将初期雨水引入设置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中是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斜坡的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雨水口,能有效将初期径流雨水收集,经过过滤处理后用于道路两侧绿化外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减小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斜坡的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雨水口,包括设置在斜坡上的与斜坡倾斜度相同的雨水口本体,所述雨水口本体的上端口上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雨水口本体的路面下的空间分成截流沟和溢流沟,所述截流沟的深度低于溢流沟的深度,且截流沟位于斜坡的高侧,所述截流沟与溢流沟之间设置溢流堰,截流沟内的雨水满后翻过溢流堰溢流到溢流沟,截污管一端与截流沟的底部连通,排水管与溢流沟的底部连通,所述截污管另一端与渗滤池上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渗滤池的中间设置溢流井所述溢流井的底端与渗滤池底端的渗滤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渗滤管的另一端与溢流沟下部连通,所述渗滤池的底板上设置有砾石层,所述砾石层的上方设置多层过滤层,所述砾石层内设置有将初期雨水引出渗滤池的多孔引流管。
采用上述方案,下雨初期,从斜坡上溢流下来的雨水首先进入截流沟,通过截流管引入到渗滤池,经过渗滤池的过滤层的过滤处理,然后从引流管引流到道路两侧绿化带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中进行利用。当雨水径流量大、流速大时,雨水一方面会通过雨水口上的雨水篦子直接流入溢流沟内,另一方面进入截流沟内的雨水会翻过溢流堰进入溢流沟,此时的雨水相对于初期雨水污染物大大减少。进入溢流沟后直接通过排水管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经过下一步处理后用于市政绿化用水等。此时同样有雨水从截流管流入渗滤池,当渗滤池内的雨水水面高于溢流井的井口时,雨水从溢流井溢流到渗滤管,通过渗滤管回到溢流沟。
上述方案中:所述多层过滤层为石英砂层和土工布层,所述石英砂层位于砾石层上方,所述土工布层位于石英砂层的上方。土工布层能拦截较大的杂物,石英砂层能进一步的起到过滤的效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溢流井与渗滤池同轴设置,便于布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截流沟的宽度小于溢流沟的宽度。这样截流沟的体积将比溢流沟的体积小很多,后期雨水进入截流管的量较少。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雨水口能实现有效将下雨初期或下小雨时的初期径流污染雨水与后期雨水分开,对初期径流污染雨水进行有效简单的处理后引流到道路两侧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中,减少初期污染雨水对市政雨水管网内的雨水的污染,降低市政雨水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为雨水口的剖视图。
图3为渗滤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斜坡的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的雨水口由雨水口本体1、雨水篦子2、溢流堰3、截污管4、排水管5、渗滤池6、溢流井7、渗滤管8、砾石层9、石英砂层10、土工布层11和引流管12组成。
雨水口本体1倾斜设置在斜坡上,与斜坡倾斜度相同,雨水口本体1的上端口上设置有雨水篦子2,雨水口本体1的路面下的空间分成截流沟1-1和溢流沟1-2,截流沟1-1的深度低于溢流沟1-2的深度,且截流沟1-1位于斜坡的高侧,截流沟1-1的宽度小于溢流沟1-2的宽度。这样截流沟1-1的体积将比溢流沟1-2的体积小,容纳的雨水量少,适合收集初期雨水的同时,后期雨水进入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未经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7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女鞋(GSH‑LQ170050)
- 下一篇:女鞋(GSH‑LQ17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