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7970.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9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俊;李凯;张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汽车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饰保险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汽车的安全防护装置之一,当前的汽车保险杠基本上都采用塑料材质。其作用是减轻车身重量,当汽车受到前、后方向轻度低速冲撞时,起到缓和冲击力、吸收冲撞的能量、降低汽车的损害、保护前后车体的作用;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行人的人身安全;满足车身的空气动力性要求;整合安装灯具、雷达、牌照等;从外观上看,可以很自然的与车体结合在一块,浑然一体,又具有很好的装饰性。
目前市场上主流车型的后保险杠一般都采用整体设计,即一副模具直接出模。为了使后保险杠上呈现不同的颜色,一般都采用遮蔽喷涂的方式。将后保险杠的一部分使用遮蔽膜进行覆盖遮蔽,在未遮蔽的部分进行喷涂。但是这种遮蔽喷涂的方式工艺比较繁琐,影响生产效率,而且整体模具较大,加工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带有U型槽、夹片和螺钉安装孔的后保险杠上本体及带有卡钩和螺钉安装孔的后保险杠下本体,在U型槽内设置有卡接孔,后保险杠下本体的卡钩卡接在U型槽的卡接孔内,螺钉通过保险杠上本体的螺钉安装孔和保险杠下本体的螺钉安装孔后与夹片连接,将后保险杠上本体和后保险杠下本体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包括带有U型槽、夹片和螺钉安装孔的后保险杠上本体及带有卡钩和螺钉安装孔的后保险杠下本体,将后保险杠分成上、下两部分后,采用卡接和螺接结合的方式进行组合装配,后保险杠的上、下两部分由两副模具生产,减小了后保险杠的整体模具尺寸,方便模具加工;上、下两部分可根据需要各自喷涂不同颜色的漆,不需要遮蔽膜进行遮蔽,节省工艺流程,从而提高工作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后保险杠上本体、汽车后保险杠下本体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上本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下本体结构图
图4为图1中A-A位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5为图1中B-B位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后保险杠上本体、1-1~1-18卡接孔、1-19~1-20螺钉安装孔、2后保险杠下本体、2-1~2-18卡勾、2-19~2-20螺钉安装孔、3自攻螺钉、4夹片、5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的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包括带有U型槽5、夹片4和螺钉安装孔1-19~1-20的后保险杠上本体及带有卡钩和螺钉安装孔的后保险杠下本体,U型槽5内设置有卡接孔1-1~1-18,后保险杠下本体2的卡钩2-1~2-18分别卡接在U型槽5的卡接孔1-1~1-18内,保证每一个卡接结构安装稳固。为了保证后保险杠上本体1和后保险杠下本2的安装稳定性,还在其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安装自攻螺钉3。先将两个U型的夹片4分别夹在后保险杠上本体1两侧的上本体螺钉安装孔1-19和1-20内,自攻螺钉3分别通过后保险杠上本体1的螺钉安装孔1-19~1-20和保险杠下本体2的螺钉安装孔2-19~2-20后被夹片4锁紧固定,将后保险杠上本体和下保险杠下本体连接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7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蓄电池的安装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中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