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9004.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婷 |
主分类号: | F16B39/10 | 分类号: | F16B39/10;F16B39/24;F16B43/00;B25B1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簧 防松圈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松止动垫圈,尤其是对普通螺栓中螺母进行防松、加固的压簧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栓防松方法中,有尼龙防松螺母,自锁螺母,他们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松性能。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各种产品之中,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还有一种NORD-LOCK垫圈,该垫圈有良好的防松性能,经过横向震动实验后依然能保持较高的防松性能。但采用防松、自锁螺母产品,需要对现有的普通螺母进行全部替换、更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通过压簧,对现有的螺栓进行加固,使普通螺栓具有防松的性能。让普通螺栓紧固件变为具有防松功能的防松螺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由螺栓、螺母、压簧、扳手组成,螺母连接于螺栓的螺杆上,螺母旋紧后,压簧连接螺杆,端头压合在螺母表面;
压簧为一右旋环圈,且为至少有一圈的拉簧结构,右旋环圈倾斜角度同螺栓螺杆上的螺纹角度趋于一致;压簧线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压簧线材厚度小于螺杆上相邻两个螺纹的螺距;压簧内环边旋入两条螺纹线之间,外环边延伸至螺母表面,并且压簧的端头连接、压合在螺母表面;压簧环圈外径宽度大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内径小于螺栓螺杆的外径,大于、等于螺栓螺杆的内径;压簧圈数大于一圈时,每一圈压簧圈与圈之间相互挤压,贴合,根据需要,允许压簧尾端局部翘起,压簧端头及尾端厚度其中一端局部变薄;
扳手头部连接手柄一端,扳手头部的底座中心位置设有通孔,表面边缘分布有一圈竖起的环形边,在环形边内部的底座边缘分布有柱体结构,柱体高度不超过环形边高度,通过连接压合尾端旋紧压簧,手柄另一端有90度弯曲,头部为平口起子的一字型结构;底座通孔直径大于螺栓螺杆外径,小于螺母直径。
进一步地,在压簧尾端设有扭力条,扭力条为压簧尾端凸出于压簧环圈边缘的直线突出物;根据需要,压簧的尾端局部为大于压簧环圈外径的一条弧形曲线结构;其简易扳手为一根柱体,至少一端头部上分布有多边形凹孔,通过多边形凹孔连接压簧尾端进行固定、旋钮。
进一步地,组合螺母的螺母表面边缘连接有一圈竖边,在竖边内部放入压簧,再将竖边顶部开口进行向下压合收口,在收口部位至少有一个向下的锯齿结构,锯齿尾端抵拢、连接压簧尾端。
进一步地,压簧横截面上,长方形的四个边角设有倾斜角度,根据需要,对边角进行圆化处理。
进一步地,在压簧表面喷涂有防滑层。
进一步地,在压簧环圈外环边边缘设有一圈齿轮结构的锯齿。
进一步地,当压簧线材厚度大于螺栓上两个螺纹之间的螺距时,在压簧环圈内环边上设有螺纹结构,该螺纹厚度小于螺栓的螺距。
进一步地,压簧根据需要设置为弹簧结构。
进一步地,压簧两端的端头经过圆化处理。
进一步地,当扳手无手柄结构,扳手头部的边缘为六边形的螺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良好效果为:通过压簧的使用,能让普通的螺栓紧固件变化为具有防松性能的螺栓紧固件。其可以在现有的螺栓上增加该压簧,省时、省力,成本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压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压簧具有扭力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压簧端头变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组合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旋钮扭力条的简易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止动拉簧防松圈及扳手的扳手头部边缘为六边形螺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螺栓
2螺母
21组合螺母
211竖边
212收口
213锯齿结构
3压簧
31环圈
311端头
312内环边
313外环边
314尾端
32扭力条
4扳手
41扳手头部
411环形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婷,未经王一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9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