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板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0379.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5/02 | 分类号: | B63C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板 脚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脚手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板脚手架。
背景技术
目前,散货船的分段划分过程中,一般会将货舱横舱壁处甲板划分为甲板和槽型壁分别进行搭载,甲板槽型壁搭载时,小甲板分段外伸出货舱壁形成反顶式结构,该反顶结构需要进行焊缝装配、焊接及油漆施工,由于甲板结构以及舾装件的影响,高空车无法靠近甲板反顶区域,导致影响焊接及油漆施工,由此需要在反顶式结构的下方搭设脚手架施工平台,目前较为传统的做法是直接从内底板开始,自下而上逐层搭设钢管脚手架;而在高空中搭建脚手架及槽型壁时,施工人员距离船底较高,不便于施工且具有危险性。
由于甲板的反顶式结构距离内地底板较高,以64000吨散货船为例,其甲板距离内底板高度为17米,甲板区域需要搭设脚手架共约8000立方米,由此需要大量脚手架,大量脚手架的搭设不仅耗费大量的搭架工时,耽误甲板焊缝的施工进度,严重影响产品船坞内建造周期,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占用了大量货舱空间,有碍于货舱内6S管理及施工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板脚手架,便于槽型壁及脚手架的施工进行且避免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占用空间少进而便于施工管理,减少脚手架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甲板脚手架,包括甲板、连接件、作业平台和槽型壁,所述甲板一端设有可与地面固接的安装部,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甲板背面和所述作业平台连接,所述槽型壁的一端与所述甲板背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夹头横杆和连接杆,所述夹头横杆的夹头端与所述甲板背面连接,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夹头横杆和所述作业平台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头横杆分别沿所述甲板长度方向和所述甲板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夹头横杆沿所述甲板宽度方向间距为1.4m-1.6m,所述夹头横杆沿所述甲板长度方向间距为1.9m-2.1m。
进一步地,所述夹头横杆的夹头端与所述甲板背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头横杆包括用于与所述甲板的T型材相连接的第一夹头横杆和用于与所述甲板的球扁钢相连接的第二夹头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支撑架和支撑面板,所述支撑架包括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错固定的支撑钢管,所述支撑架铺设有所述支撑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板为平台网板。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侧部连接有侧网板。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搭建槽型壁及在甲板背面搭设作业平台时,将甲板固定于地面上,施工人员距离地面较近,便于施工进行且避免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本方案的结构避免施工人员由下而上搭建脚手架,减少脚手架的占用空间进而便于施工管理,而脚手架的数量减少可有效降低成本;作业平台及槽型壁均在船体外部搭建,施工空间较大,便于施工的进行及现场6S管理。
2、连接件包括夹头横杆和连接杆,夹头横杆的夹头端与甲板背面连接,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夹头横杆和作业平台相连接,连接件结构简单且拆卸方便。
3、夹头横杆分别沿甲板长度方向和甲板宽度方向均匀设置,由此使得夹头横杆与作业平台稳定连接,夹头横杆间距设置合理,从而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少脚手架的数量,进而降低成本。
4、支撑钢管垂直交错形成支撑架,支撑架上铺设支撑面板,垂直交错的钢管可使得支撑架各个区域结构均匀,且减少支撑钢管所需的数量。
5、作业平台侧部连接有防止人员及物品坠落的侧网板,由此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板脚手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板与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甲板脚手架进入船坞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甲板,2-连接件,3-作业平台,4-槽型壁,5-侧网板,6-支撑座;11-T型材,12-球扁钢,21-夹头横杆,22-连接杆,31-支撑架,32-支撑面板;21a-第一夹头横杆,21b-第二夹头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0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布置水下机器人的船舷延伸平台
- 下一篇:游泳圈及游泳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