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巨结肠留置灌肠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0647.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亮;杨婷;王勇;李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有亮;杨婷;赵平;顾琦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管 本实用新型 结肠 灌肠管 巨结肠 气囊 导管 留置 肠管损伤 气囊连通 清洁灌肠 灌肠 肠造瘘 插管 保留 近端 内端 排便 外壁 排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巨结肠留置灌肠管,包括肛管、气囊和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肛管的内端外壁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肛管可长期保留,协助排气排便。2.方便每日清洁灌肠,避免每日灌肠反复插管造成肠管损伤。3.避免肠造瘘,减少了1次手术。4.避免近端结肠继发扩张,手术时可保留更多结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巨结肠留置灌肠管。
背景技术
婴幼儿腹胀,排便困难是临床常见症状和体征,可由多种疾病造成,先天性巨结肠是造成腹胀和排便困难的常见疾病之一,需要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前需要每日清洁灌肠协助排便,短段型和常见型巨结肠灌肠效果好,长段型和全结肠型巨结肠因肠管屈曲,灌肠普通肛管很难通过狭窄肠管达到扩张肠管,即便达到扩张段,因肛管无法保留,再次插管仍很困难,灌肠达不到需求,无法协助排便。尤其长段型和全结肠型巨结肠灌肠效果差,腹胀无法缓解,需要肠造瘘排便。肠造瘘意味患儿必需接受2次手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巨结肠留置灌肠管,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减轻排便痛苦。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巨结肠留置灌肠管,包括肛管、气囊和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固定在所述肛管的内端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肛管内口为喇叭口。
优选的,所述气囊固定连接在所述喇叭口的尾部。
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头,所述密封头堵塞所述导管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喇叭口的大口径为15mm,小口径为8mm。
优选的,所述气囊充满后的直径为2.5-3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肛管可长期保留,协助排气排便。
2.方便每日清洁灌肠,避免每日灌肠反复插管造成肠管损伤。
3.避免肠造瘘,减少了1次手术。
4.避免近端结肠继发扩张,手术时可保留更多结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巨结肠留置灌肠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
1-内口、2-气囊、3-肛管、4-外口、5-导管、6-密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一种巨结肠留置灌肠管,包括肛管3、气囊2和导管5,所述导管5与所述气囊2连通;所述气囊2固定在所述肛管3的内端外壁上。
气囊2充气或充水后球囊扩张,将灌肠器固定保留在肠腔,肛管外口可接洗肠器。患儿有稀便和气体可自行排出,亦方便再次清洁灌肠,避免腹胀和肠造瘘,避免近端肠管继发性扩张,手术可保留更多结肠。
肛管内口1为喇叭口,喇叭口的大口径为15mm,小口径为8mm;喇叭状开口方便收集大便。气囊2固定连接在所述喇叭口的尾部,充满气或水后的直径为2.5-3cm。
巨结肠留置灌肠管还包括密封头6,所述密封头6堵塞所述导管5的另一端;径导管5向气囊2内充水或充气,待气囊2充满气或水后,用密封头6堵住导管5的外端,使得气囊2能稳定地留在肠腔内;拔出密封头6,卸掉气囊2内的气或水,方便取出。由于气囊2内充的气或水,不会对肠壁有刺激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有亮;杨婷;赵平;顾琦,未经王有亮;杨婷;赵平;顾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0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腔二囊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抗负压大流量导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