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舱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0932.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刘鹏;李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舱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舱托架。
背景技术
在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中,需要在前舱中布置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等零件,因而需要在前舱内设置合适的托架以安装各种零件。在设置托架时,既要充分利用前舱空间,又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合理利用前舱空间的机舱托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舱托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机舱托架,包括下层托架和设置在其上方的上层托架,下层托架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两横梁之间左右间隔地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三纵梁,三根纵梁的上端面齐平设置而形成第一支撑面,纵梁上设置有电机控制器连接孔和变换器连接孔,第一横梁的左端设置有前安装孔,第二横梁的左端设置有后安装孔;第一横梁的左端焊接固定有后支架,第二横梁的左端焊接固定有前支架,后支架上设置有后悬置支架连接穿孔,前支架上设置有前悬置支架连接穿孔,第三纵梁的右端设置有右悬置支架连接穿孔,第三纵梁的上端设置有保险盒支架连接穿孔;上层托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梁和右梁,左、右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左、右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下支板,左、右梁的后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下支板,第一下支板上设置有与前安装孔对应以将其固定在第一横梁上的第一穿孔,第二下支板上设置有与后安装孔对应以将其固定在第二横梁上的第二穿孔,连接梁上开设有第三穿孔,左梁后端固定有第一上支板,右梁的后端固定有第二上支板,第一、第二上支板的上侧面齐平设置而形成第二支撑面,第一上支板上设置有第四穿孔,第二上支板上设置有第五穿孔。
第一、第二下支板均呈L型,包括竖直设置的主板及设置在主板下端的朝向远离连接梁侧延伸的延伸板,延伸板的下侧面沿水平面延伸,所述第一穿孔开设在第一下支板的延伸板上,第二穿孔开设在第二下支板的延伸板上。
所述后悬置支架连接穿孔开设在后支架的下端向外延伸的板段上,所述前悬置支架连接穿孔开设在前支架的下端向前延伸的板段上。
第一、第二上支板均呈Z形,包括上部板段、中部板段和下部板段,中部板段沿竖直面延伸,上部板段的自由端朝左延伸,下部板段的自由端朝右延伸,下部板段的下侧面与左梁或右梁的上侧面平行,所述第四穿孔开设在第一上支板的上部板段上,所述第五穿孔开设在第二上支板的上部板段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机舱托架在使用时,下层托架具有第一支撑面且通过左、右支架及相应的悬置支架连接穿孔悬置支撑于车架的上方,而上层托架具有第二支撑面并经第一下支板和第二下支板悬置支撑于下层托架的上方,所以实现了前舱空间的分层,合理地利用了前舱空间,在下层托架上安装电机控制器与DC-DC变换器不会影响车架上的动力总成的安装,同时又能在上层托架上安装高压保险盒及车载充电机而不会与其他层的安装结构相互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舱托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层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下层托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层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机舱托架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下层托架1及支撑固定在下层托架1上方的上层托架2,下层托架1用于支撑固定于车架上。
下层托架1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第二横梁12位于第一横梁11的前方,两横梁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两横梁之间左右间隔地设置有第一纵梁13、第二纵梁14和第三纵梁15,各纵梁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均是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一横梁11的上侧面上、另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二横梁12的上侧面上。第一纵梁13固定在两横梁的左端,第三纵梁15固定在两横梁的右端。第一横梁11的左端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右端的宽度,且在左端下方焊接固定有后支架16。第二横梁12的左端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右端的宽度,且在右端下方焊接固定有前支架17。
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12均为开口向下的槽形件。第二纵梁14与第三纵梁15的整体也呈开口向下的槽型,具体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左右两端的自由端向下延伸的腹板,腹板的前后两端部设置有向两侧延伸的连接板而使相应位置处的纵梁截面形状呈“几”字形。连接板的下侧面与横梁的上侧面平行,纵梁两端的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将纵梁焊接固定在横梁上侧面上的焊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0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倒车雷达衬套
- 下一篇: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