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电感结构及250kV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1282.4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杜钢;王剑韬;王伟;杨森;刘建成;毕凡;朱璐;卢学容;马国明;何昊;乔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感 结构 250 kv 电缆 振荡 局部 放电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测量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电感结构及250kV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合适的电感结构具有高度低、便于运输、有效防止电晕的优点。特别是电感结构的电晕现象会产生热效应和臭氧、氮的氧化物,使电感结构局部温度升高,导致胶粘剂变质碳化,股线绝缘和云母变白,进而使线路松散、短路,绝缘老化。为了有效的消除这种电晕现象,正确地确定开关的结构十分重要。
传统技术中,电感结构一般设置为单体结构,这种电感结构在工作线路上稳定不易发生形变。但是,在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中,这种电感结构安装较为困难,也不易拆卸;而且其高度过高,体积庞大,不易运输储存;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电晕放电现象,在小场地难以使用,不适合用于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压电感结构及250kV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可减小电感结构体积,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可减轻或消除电晕现象。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电感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感分体;
每个所述电感分体包括电感芯体,包设于所述电感芯体外的绝缘电感套,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电感套两端的防电晕输入电极和防电晕输出电极;所述防电晕输入电极和防电晕输出电极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感芯体的两端,且一个所述电感分体的所述防电晕输入电极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电感分体的防电晕输出电极电连接。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防电晕输出电极设置为公电极,所述防电晕输入电极设置为母电极,一个所述电感分体的所述公电极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电感分体的母电极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公电极包括与所述电感芯体一端连接的电极柱,以及围设于所述电极柱周围的环状屏蔽防电晕结构;
所述母电极包括与所述电感芯体另一端连接的电极环,一个所述电感分体的所述电极柱套设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电感分体的电极环中、且所述电极环套设于所述电极柱周围的环状屏蔽防电晕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公电极突出设置于所述绝缘电感套外,所述母电极凹陷设置于所述绝缘电感套中。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电感套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感芯体两端的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以及套设于所述电感芯体上、并连接于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之间的绝缘筒体,所述防电晕输入电极和防电晕输出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内侧设置有环形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绝缘盖板内侧也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对的环形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绝缘筒体的两端分别嵌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均设置为环氧酚醛玻璃布板,所述绝缘筒体设置为环氧树脂筒。
进一步地,所述电感分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绝缘盖板和第二绝缘盖板之间的多根绝缘螺杆,所述绝缘螺杆围设于所述电感芯体周围、并位于所述绝缘筒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盖板或/和第二绝缘盖板周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吊耳。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250kV高压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电感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多个所述电感分体串联形成一个高压电感结构,可以减小所述高压电感结构的高度和体积,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储存;而且,通过将所述电感分体的电极设置为公电极和母电极的形式,可以将两个电感分体直接插装串联在一起,可以消除电极的局部放电和电晕现象;此外,通过将所述电感分体的外壳设置为绝缘密封结构,可以保证电感分体的绝缘性能和防潮性能,还不会在所述电感分体上产生局部放电和电晕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感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感结构的电感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感结构的电感分体(移除绝缘筒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感分体,110-电感芯体,120-绝缘筒体,130-第一绝缘盖板,140-第二绝缘盖板,142-吊耳,144-第二连接槽,150-绝缘螺杆,160-防电晕输出电极(公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1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