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补液育秧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2903.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0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夏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东泾农场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周亚婷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补液 育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液育秧盘,包括:聚乙烯盘体、通过输液管道与所述聚乙烯盘体连接的储液箱,所述聚乙烯盘体内均匀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圆柱形苗穴,所述苗穴内填充有培养基质块,所述苗穴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小孔,所述若干个渗水小孔与输液管道贯通,所述输液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电性连接到PLC控制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液管道将储液箱与育秧盘连接,并在输液管道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电磁控制阀,可以实现对育秧盘内的苗穴进行全自动补液,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降低人工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补液育秧盘。
背景技术
育秧盘是水稻插秧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稻秧的育苗过程。现有的育秧盘是将种子放置在盛有培养基的苗穴中进行培养,由于苗穴底部为封闭式的,不利于幼苗根部的呼吸,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幼苗的品质及成活率,需要给幼苗适时添加营养液,传统的育苗盘需要人工逐一向每个苗穴添加营养液,这种方式大大增加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及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补液育秧盘,可解决现有育秧盘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补液育秧盘,包括:聚乙烯盘体、通过输液管道与所述聚乙烯盘体连接的储液箱,所述聚乙烯盘体内均匀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圆柱形苗穴,所述苗穴内填充有培养基质块,所述苗穴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小孔,所述若干个渗水小孔与输液管道贯通,所述输液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电性连接到PLC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渗水小孔呈花洒状排布在所述苗穴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基质块的上端面上敷设有保温聚乙烯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培养基质为小麦秸秆与菌菇渣的混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输液管道将储液箱与育秧盘连接,并在输液管道上设置有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电磁控制阀,可以实现对育秧盘内的苗穴进行全自动补液,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降低人工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补液育秧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聚乙烯盘体,2、储液箱,3、输液管道,4、培养基质块,5、电磁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自动补液育秧盘,包括:聚乙烯盘体1、通过输液管道3与所述聚乙烯盘体1连接的储液箱2,所述聚乙烯盘体1内均匀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形苗穴,所述苗穴内填充有培养基质块4,所述苗穴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小孔,所述若干个渗水小孔与输液管道3贯通,即所述储液箱2内的营养液通过输液管道3流入、经所述若干个渗水小孔进入到苗穴中对秧苗根部进行补液。
其中,所述输液管道3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5,所述电磁控制阀5电性连接到PLC控制器,由所述PLC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电磁控制阀5的启闭,实现补液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渗水小孔呈花洒状排布在所述苗穴的底部。
所述培养基质块4的上端面上敷设有保温聚乙烯薄膜,用于对幼苗进行保温防护。
所述培养基质4为小麦秸秆与菌菇渣的混合物,富含幼苗所需的微量元素、活性菌,可提高幼苗的品质及成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东泾农场专业合作社,未经太仓市东泾农场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2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化用品混合搅拌装置
- 下一篇:菌棒全自动打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