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土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3413.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2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齐振宇;周杰;聂鹏程;师恺;金蓉;刘松;胡美华;丁文雅;吴喻杰;董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土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土栽培装置,适用于盆栽植物的智能化栽培。
背景技术
植物无土栽培,一般采用基质栽培、水培或气雾培。水培是将植物根系直接浸入营养液中生长,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根部缺氧,要通过泵入氧气控制营养液中的氧气浓度,并且还需要通过栽培板用以固定植物,造成管理上的困难与繁琐。气雾培将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而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直接应用空气中的氧气,这种方式,解决了水培时根部缺少氧气的问题,但是营养液雾化的设备投资与运行能耗较高,对控制管理的要求也较高,并且与水培一样,也需要通过栽培板固定植物。基质栽培是通过珍珠岩、蛭石、泥炭等介质,支持植物根系,使植株得以竖立,不用像水培、气雾培通过栽培板固定植物,并且还可以通过介质间的空隙保持根系的氧气供应。但是,基质栽培需要通过滴管等方式控制营养液的滴入,生产中,对控制管理的要求较高。另外栽培介质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产生较高的成本,且很难二次循环使用,对环境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已有的栽培方式,包括基质栽培、水培和气雾培在自动控制上实现较困难,特别是很难实现小型栽培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其中,水培在氧气的检测与控制上,检测设备的成本很高;基质栽培、气雾栽培在灌溉的控制上,有较高成本的设备投入,并且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也很高。这些因素,都造成传统的小型栽培装置很难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无土栽培方式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土栽培装置,该无土栽培装置能够通过栽培架固定植物的根系,并能通过亲水纤维形成毛细管水,无动力的供应给植物水分、矿质养分;所述控制器能够通过电极探测供应给植物的肥料浓度、根系供水量,并通过电池阀控制装置内水分与肥料的供应,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所述无土栽培装置的控制器能够通过网络连接计算机与手机的终端,实时监控植物的生长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容器盖、通气孔、栽培架、容器、隔垫、第一容器隔层、供水管、注水电磁阀、第二容器隔层、水源管、施肥电磁阀、供肥管、控制器、显示触摸屏、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柱形支架、亲水纤维网;
所述容器盖可拆卸地安装在容器的上端,容器盖上开有通气孔;所述容器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容器隔层和第二容器隔层,将容器分隔成上、中、下三个腔室,所述栽培架安装在第一容器隔层的上表面;
所述上腔室底部与供水管的一端相通,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注水电磁阀的出水口相连,注水电磁阀的进水口和施肥电磁阀的出水口均与水源管相连通,施肥电磁阀的进水口与供肥管的一端相通,供肥管的另一端通至在容器底部,供水管、水源管与供肥管构成文丘里混合器结构,并通过注水电磁阀和施肥电磁阀进行控制;
所述栽培架由多个同心不同直径的柱形支架组成,每个柱形支架内外表面附着亲水纤维网,最里层的柱形支架设置隔垫;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亲水纤维网下部,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亲水纤维网上部;
所述显示触摸屏设置在容器的外壁;
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注水电磁阀、施肥电磁阀、显示触摸屏均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EC与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第一继电器控制模块、第二继电器控制模块、显示触摸屏模块、无线wifi路由模块和终端;EC值与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第一继电器控制模块、第二继电器控制模块、显示触摸屏模块以及无线wifi路由模块均与单片机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控制模块与注水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控制模块与施肥电磁阀相连;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均与EC值与湿度传感器检测模块相连,终端通过无线与无线wifi路由模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为PC电脑终端或手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器隔层上表面具有固定槽,所述容器盖上具有与固定槽对应的凹槽,所述柱形支架固定在固定槽和凹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盖、容器为黑色不透光PE材料,所述通气孔为上下口面错位的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支架由若干圆环和连接各圆环的侧条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支架为PE塑料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亲水纤维网由脱脂棉亲水材料编织而成,编织选用的纤维直径为10~100微米,纤维纺线直径为0.1~0.6毫米,编织成的纤维网网孔径为40目~2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34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漂浮草坪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风无土栽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