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泥浆分离水回收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3565.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沈夏磊;蔡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夏磊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3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梁雪娇 |
地址: | 3610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泥浆 分离 回收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泥浆分离水回收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规模、体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对基础工程的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基础采用传统的泥浆护壁程控灌注桩基工艺,如冲(钻)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等。但这些工艺都不可避免产生大量严重影响施工场地环境及运输过程中对市容市貌污染的副产品---泥浆、污泥等,从而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采用板框式压滤机设备对泥浆进行处理,根据不同地质地貌岩土特性,采用不同配方掺和剂同浆体混合,使混合浆体与泥浆中的水脱节,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分离后水从每块滤板的出液口流出,脱水后的泥饼留在滤室内,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效果。分离后的泥饼可用于基础回填、种植、制砖等用途;分离后的水可用于施工用水、灌溉、除尘等,达到循环利用的作用,且节省了泥浆运输处理的成本,同时防止在运输泥浆的过程中对建筑地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建筑工地的露天环境影响,采用板框式压滤机设备分离出的水,在集中存储过程中会混入少量的泥浆、沙粒、微生物、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难以直接应用于清洗、灌溉、喷淋除尘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泥浆分离水回收过滤装置,包括沉淀池和过滤池;所述沉淀池中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挡板,所述沉淀池两端分别设有沉淀池进水口和沉淀池出水口,所述沉淀池底部中心设有排泥口;
所述沉淀池与所述过滤池通过输水管道相连;所述过滤池中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后方的过滤池上设有出水口;
所述过滤板由依次贴合的合金丝网层、海绵层、玻璃纤维层、活性炭层、无纺布层以及合金丝网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设有多个,各所述过滤板后方的过滤池上均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底部向中心处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和过滤池上方设有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和过滤池采用钢材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泥浆分离水回收过滤装置,通过在沉淀池中设置交错分布的挡板,提高水中的泥浆、沙粒的沉淀效果;在过滤池中设置由依次贴合的合金丝网层、海绵层、玻璃纤维层、活性炭层、无纺布层以及合金丝网层组成的过滤板,去除水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泥浆分离水回收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去除水中存在的泥浆、沙粒、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处理后的水能够直接应用于清洗、灌溉、喷淋除尘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些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泥浆分离水回收过滤装置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过滤池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沉淀池11挡板12沉淀池进水口
13沉淀池出水口14排泥口20过滤池
21过滤板22出水口23滑槽
30输水管道211合金丝网层 212海绵层
213玻璃纤维层 214活性炭层 215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泥浆分离水回收过滤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建筑泥浆分离水回收过滤装置,包括沉淀池10和过滤池20;所述沉淀池10中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挡板11,所述沉淀池10两端分别设有沉淀池进水口12和沉淀池出水口13,所述沉淀池10底部中心设有排泥口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夏磊,未经沈夏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3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沉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温布袋除尘器的陶瓷滤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