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涤纶短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3664.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6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松;孔祥龙;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欣欣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1D5/30;D01F8/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赵芳,单燕君 |
地址: | 316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涤纶 短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涤纶短纤维。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即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但是,涤纶具有很多缺点,涤纶和天然纤维相比存在含水率低、透气性差、染色性差、容易起球起毛、易沾污等缺点。为了改善这些缺点,采取化学改性和物理变形的方法。化学改性方法有:①添加有亲水基团的单体或低聚体聚乙二醇等进行共聚,能提高纤维的吸湿率;②添加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单体进行共聚,可以提高纤维的抗静电和抗沾污性能;③添加含磷、含卤素和锑的化合物以改善纤维耐燃烧性能;④采用较低聚合度的聚酯纺丝以提高抗起球能力;⑤与亲染料基团的单体如磺酸盐等进行共聚,以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经过物理变形的有各种异形涤纶、与其他高聚物复合纺丝、着色的涤纶、细旦涤纶和高收缩涤纶等。
目前对涤纶缺点的改性,都是通过化学和物理方式进行改性的,很少在结构上对其染色性抗静电性等性能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染色性、抗静电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异形涤纶短纤维。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异形涤纶短纤维,所述异形涤纶短纤维的截面结构包括雪花状的主体,主体包括本体和本体上的花瓣体,花瓣体的数量为5或6个,花瓣体之间形成半封闭的海岛腔,海岛腔内设有海岛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花瓣体包括基部和外扩部,外扩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两侧海岛腔形成半包围的突出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突出部为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部的两侧为弧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海岛体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海岛体还包括延伸至海岛腔外的延伸部,延伸部位于相邻的突出部之间,延伸部外还设有功能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功能部为易染材料或抗静电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该纤维采用雪花状的结构,并在雪花状的花瓣体之间设置海岛体,通过海岛体及与海岛体连接的功能部,对纤维进行改性,如抗静电改性,染色性能的改性。可以利用多种差异化聚酯或其他材料与主体的聚酯纤维进行复合,从而改性得到性能优良的短纤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本体,3花瓣体,4海岛腔,5海岛体,6基部,7外扩部,8突出部,9延伸部,10功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异形涤纶短纤维,如图1所示,所述异形涤纶短纤维的截面结构包括雪花状的主体1,主体1包括本体2和本体2上的花瓣体3,花瓣体3的数量为5或6个,花瓣体3之间形成半封闭的海岛腔4,海岛腔4内设有海岛体5。
如图1所示,所述花瓣体3包括基部6和外扩部7,外扩部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两侧海岛腔4形成半包围的突出部8。突出部8对海岛体5形成一个环绕,防止海岛体5脱落,并且突出部8一种情况为弧形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花瓣体3的基部6的两侧为弧形,以形成弧形的海岛腔4。关于海岛体5的形状,具体为海岛体5为圆形或与海岛腔相配的形状,海岛体5为易染材料或抗静电材料。通过海岛体5对整个纤维进行改性,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纤维改性的模式。
实施例2:
一种异形涤纶短纤维,如图2所示,对该纤维的结构进一步改进,所述异形涤纶短纤维的截面结构包括雪花状的主体1,主体1包括本体2和本体2上的花瓣体3,花瓣体3的数量为5或6个,花瓣体3之间形成半封闭的海岛腔4,海岛腔4内设有海岛体5。
如图2所示,所述花瓣体3包括基部6和外扩部7,外扩部7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对两侧海岛腔4形成半包围的突出部8,突出部8为弧形结构,所述基部6的两侧为弧形。
所述海岛体5为圆形,并且海岛体5还包括延伸至海岛腔4外的延伸部9,延伸部9位于相邻的突出部8之间,延伸部9外还设有功能部10。如图2所示,整个结构为海岛体5位于海岛腔4内,功能部10位于海岛腔4外,而延伸部9位于二者之间,用于连接海岛体5和功能部10,该结构通过将所述功能部10设置为易染材料或抗静电材料以及其他材料,从而对纤维进行改性。从而与传统的模式不同,开创了新的模式。
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改性方法,即从纤维结构上对纤维进行改性,从而对纤维的抗静电性、染色性以及吸湿性进行改进,不仅保持了涤纶纤维的原有特性,同时,还丰富了纤维的性能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欣欣化纤有限公司,未经舟山欣欣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3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弹性聚酯纤维及其生产用的喷丝板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纤维截面涤锦复合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