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网结构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5196.0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7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梁俭;孔慧超;尚晋;袁文根;陈竞;李俊辉;庾力维;黄学劲;吴新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结构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网架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网结构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作为连接输电网和用户的纽带,其完善程度的好坏、效率利用的高低对保证用户是否能够安全可靠的连续供电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配电网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完善、高效的配电网是保证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稳步提升的坚强后盾。近年来,我国配电网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但发展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并且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隐患,例如地区负荷发展不均衡、资产设备利用率不高、配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等。随着现代化建设不断的深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企业和个人对于发电需求的不断提升,配电网更加需要不停的进行扩大规模。在此过程中,配电网的建设需求和发展需要进行协调,需要在借鉴大量历史数据的前提下,做好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在此背景下,配电网不仅仅需要满足安全可靠性,还需要满足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保障社会的稳步发展和进步。
配网设备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将上级网络传送来的电能安全可靠的分配给需求侧的电力用户,在此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的不同,资产设备所承受的负载也不完全相同,使得资产设备的负载不完全一致。准确科学的评价配电网设备的利用效率,对于指导配电网进行高效的运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改造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线监测是典型的不停电采集分析手段,近年来在线监测技术作为状态检修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它为急需获取而无法不停电获取的重要设备状态量提供了运行中采集手段,但在线监测就只是利用安装在电气设备中的传感器,对运行中的单一设备进行连续监测,只能获得某一状态量,经分析处理后才能完整统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网结构监测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网结构监测系统,包括主变电联络网监测单元、变电站监测单元、线路监测单元、电源监测单元、总控制器、无线网络交换机以及上位机,所述主变电联络网监测单元包括互感器、AD转换器和DSP处理器,互感器、AD 转换器、DSP处理器依次连接;变电站监测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变压器、滤波器和智能电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传感器、变压器、滤波器和智能电力检测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线路监测单元包括第二传感器、摄像头和微控制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摄像头和微控制器依次连接;所述电源监测单元包括负荷监测仪、微处理器;
所述主变电联络网监测单元、变电站监测单元、线路监测单元、电源监测单元均与总控制器连接,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交换机与上位机连接,上位机包括PC、数据服务器以及图表打印机;总控制器上还设有4G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油色谱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包括;所述互感器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力检测装置包括油色谱IED、变压器IED和避雷器IED。
进一步的,所述DSP处理器、智能电力检测装置、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均通过RS485接口或者有线网络与总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器为Cortex-A9r4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制器包括光伏电源和UPS备用电源,光伏电源和UPS 备用电源分别与总控制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鱼骨式电网架结构监测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实时监测线路及电气设备内部工作状态,分析响应速度快,具有完善的数据通信功能,监测数据可纳入上一级自动控制系统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中,线路监测主要为电缆绝缘电阻的在线监测。电缆运行时,在工频电压上叠加低的直流电压或极低频率电压,测量流过绝缘的泄漏电流,实现绝缘电阻在线监测。通过对配电网架结构内设备监测,进而定义电网设备极限利用水平和电网设备合理利用水平。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电网设备极限利用水平高于电网设备合理利用水平。其次,提高电网设备绝对利用水平和电网设备相对利用水平。电网设备绝对利用水平是指电网设备实际所带负荷与其极限利用水平的比值,本文用负载率来表示;电网设备相对利用水平是指电网设备实际所带负荷与其合理利用水平的比值,也可称为电网设备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5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多孔交联乳房补片
- 下一篇:人工心脏瓣膜脉动流性能测试机用流量标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