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050.8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4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博;宋世林;张军;郭劲松;刘育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 改造 垃圾 垂直 运输 系统 | ||
1.一种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既有建筑中的原排烟井形成的竖向贯通的运输通道;
开设于原排烟井的侧壁、并对应每一楼层设置的下渣口,通过所述下渣口连通所述运输通道和所述楼层;
设于所述下渣口上方的喷淋结构,通过所述喷淋结构向所述运输通道内喷水;以及
固定于所述原排烟井的侧壁、且位于所述下渣口下方的至少一个弹性缓冲结构,所述弹性缓冲结构设于所述运输通道内,所述弹性缓冲结构设有与所述喷淋结构连接、供控制所述喷淋结构喷水的感应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原排烟井的侧壁的底部的出渣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铺设于所述原排烟井的底部的硬防护结构,所述硬防护结构上对应于所述出渣口处形成有供挖掘机施工的操作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向设于所述硬防护结构和所述原排烟井侧壁的缓冲板结构,所述缓冲板结构与所述出渣口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包括:
固定于所述原排烟井侧壁、且位于所述下渣口下方的挡板,所述挡板向下倾斜设置、且凸伸于所述运输通道内,所述挡板的底部设有所述感应开关;以及
弹性连接杆,位于所述挡板上方、且拉结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原排烟井侧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原排烟井侧壁上位于室内的表面的连墙件,所述弹性连接杆穿设于所述原排烟井侧壁与所述连墙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墙件包括:
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原排烟井侧壁的外部的L型板;以及
通过第二螺栓横向固定于所述L型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弹性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原排烟井的侧壁、且对应于所述下渣口的防护门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结构包括:
固定于所述原排烟井的侧壁、且位于所述下渣口的相对两侧的限位槽;以及
插设于一对所述限位槽内的门板,所述门板通过沿着所述限位槽向下移动挡设所述下渣口,或者所述门板通过沿着所述限位槽向上移动打开所述下渣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用的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结构还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一对限位槽之间的第一固定杆;以及
横向固定于所述门板的第二固定杆,通过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从而实现所述门板向上移动打开所述下渣口后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0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提示系统
- 下一篇:使用区块链的身份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