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氧氯化锆的氯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297.X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玲;赵欣;马公林;贾广宇;王锡波;李亚茹;成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峰盛森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5/00 | 分类号: | C01G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张广辉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氯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氯化锆生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氧氯化锆的氯化炉。
背景技术
沸腾氯化法氧氯化锆需要以氯气、锆英砂(硅酸锆)、石油焦、金属硅(或碳化硅或二者混合物)为原料,在氯化炉中900℃-1200℃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四氯化锆和四氯化硅,四氯化硅经提纯作为副产品,四氯化锆再与水反应生成氧氯化锆和盐酸。
ZrSiO4+4C+4Cl2→ZrCl4+SiCl4+4CO
ZrSiO4+2C+4C12→ZrCl4+SiCl4+2CO2
Si+2Cl2→SiCl4
SiC+2Cl2→SiCl4+C
ZrCl4+9H2O→ZrOCl2·8H2O+2HCl
现有的氯化炉炉体由内至外依次是石墨筒、保温层、玻璃钢壳体、中频线圈,固体原料分别由上部各加料口加入,氯气从下部通入。生产过程中,中频线圈通电使石墨筒产生涡流而发热,使炉内温度上升,当达到900℃-1200℃时开始发生反应。
现有氯化炉的技术问题:
受石墨筒制作工艺的限制,石墨筒的直径最大只能达到800mm,限制了炉子的生产能力,为了解决单炉产能不足的问题,通常是将多个炉子并联使用,导致占地面积大、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故障率高等诸多问题。
石墨材料耐磨性差,在沸腾氯化过程中受到原料的磨损,需要定期更换,造成连续开车时间短、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氧氯化锆的氯化炉,以解决现有氯化炉尺寸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产氧氯化锆的氯化炉,其包括反应段、沉降段和过渡段;所述沉降段包括第一支撑壳体,所述第一支撑壳体内设置第一保温层;所述过渡段包括第二支撑壳体,所述第二支撑壳体内设置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内敷设第一耐火层;所述反应段包括第三支撑壳体,所述第三支撑壳体内设置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内敷设第二耐火层,所述第三支撑壳体外绕设中频线圈;所述第一支撑壳体、所述第二支撑壳体和所述第三支撑壳体从上而下依次衔接;所述沉降段设置有出气口和第一加料口;所述反应段设置有排渣口、氯气进气口和第二加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段下段为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中频线圈外接中频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段设置第一温度计和压力计。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段设置第二温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沉降段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反应段锥形口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耐火层为导电陶瓷材料。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所述压力计和所述中频线圈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专利所述用于生产氧氯化锆的氯化炉,其包括反应段、沉降段和过渡段;所述沉降段包括第一支撑壳体,所述第一支撑壳体内设置第一保温层;所述过渡段包括第二支撑壳体,所述第二支撑壳体内设置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内敷设第一耐火层;所述反应段包括第三支撑壳体,所述第三支撑壳体内设置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内敷设第二耐火层,所述第三支撑壳体外绕设中频线圈;所述第一支撑壳体、所述第二支撑壳体和所述第三支撑壳体从上而下依次衔接;炉体尺寸不受限制,可以做出截面积大、产能高的氯化炉,炉体大也意味着等体积表面积小,散热量少,有助于节约能源。
2.本专利所述第二耐火层为导电陶瓷材料;导电陶瓷硬度大、耐磨性高,比现有技术使用的石墨筒更耐用,能够大大延长连续开车时间,使生产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生产氧氯化锆的氯化炉结构图(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连接图;
图中:1-沉降段、11-第一支撑壳体、12-第一保温层、13-出气口、14-第一加料口、15-压力计、16-第一温度计、2-过渡段、21-第二支撑壳体、22-第二保温层、23-第一耐火层、3-反应层、31-第三支撑壳体、32-第三保温层、33-第二耐火层、34-中频线圈、35-氯气进气口、36-排渣口、37-第二加料口、38-第二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峰盛森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赤峰盛森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沸腾氯化法氧氯化锆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向节连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