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立杆增高的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572.8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8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岳军;熊伟;郑亚江;李永红;武争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0 | 分类号: | E04G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增高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杆增高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立杆增高的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搭设脚手架的钢管大多是常规尺寸的,在针对一些层高为非常规尺寸的楼层搭设脚手架时,需要先对钢管进行二次切割,然后进行架体支设,费时、费工、浪费材料,提高钢管的租赁成本,增加施工成本,并且U托自由端长度很难控制,难免会出现U托自由端长度过长的情况,给架体支撑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立杆增高的套管,该套管能够减少钢管材料浪费,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架体的安全性,提高架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立杆增高的套管,包括套装在立杆底部的外护管及其承插内管,所述承插内管的直径与立杆的直径相同,所述承插内管的上部为缩颈段;所述外护管的下部为缩颈段,在所述外护管的下部缩颈段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开口;所述承插内管的上部缩颈段插装在所述外护管的下部缩颈段内,所述外护管的下部缩颈段上的开口采用焊缝连接,所述外护管的下部缩颈段抱紧在所述承插内管的上部缩颈段上。
所述外护管的下部缩颈段的长度是所述外护管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承插内管的上部缩颈段的长度是所述承插内管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外护管的长度和所述承插内管的长度均为150mm。
该套管设有油漆涂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直接运用与立杆同轴的套管增高立杆,套管能够较好的传递立杆的竖向荷载,满足架体的搭设质量要求,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采用套管直接进行架体搭设,施工简便,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材料浪费,降低钢管租赁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拆卸方便,周转率高;能够有效控制 U托的自由端长度,避免因U托自由端过长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
图中:1、外护管;2、承插内管;3、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立杆增高的套管,包括套装在立杆底部的外护管1及其承插内管2,所述承插内管2的直径与立杆的直径相同,所述承插内管2的上部为缩颈段;所述外护管1的下部为缩颈段,在所述外护管1的下部缩颈段侧壁上设有沿其长度延伸的开口;所述承插内管2的上部缩颈段插装在所述外护管1的下部缩颈段内,所述外护管1的下部缩颈段上的开口采用焊缝3连接,所述外护管1的下部缩颈段抱紧在所述承插内管2的上部缩颈段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护管1的下部缩颈段的长度是所述外护管1的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承插内管2的上部缩颈段的长度是所述承插内管2的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外护管1的长度和所述承插内管2的长度均为150mm。该套管设有油漆涂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不同管径的钢管,在本实施例中分别为56*3mm和48*3mm,经过冷压焊接而成,表面刷漆,用于与架体钢管进行区分,并保证耐摔、耐腐蚀等特性。在架体搭设过程中先将套管套在立杆底部,增高高度根据层高确定,因套管能够较好地传递立杆的竖向荷载,且能够保证套管与立杆处于同一轴线,能满足架体搭设质量要求,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