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灶用线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6893.8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1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萍;褚武建;曾令均;郑军妹;茅忠群;诸永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陈蕾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灶 盘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灶用线盘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灶是一种常见的炉具,其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即当感应线圈通以交变电流时,线圈内部会产生相同频率的交变磁通,交变磁通又会在金属工件(锅具、铝片) 中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待加热金属工件(锅具、铝片)时,交变的磁力线穿透金属工件形成回路,在其横截面内产生感应电流,即涡流。涡流会令金属工件(锅具、铝片)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作用于锅内食物,实现对食物的加热。
由于通电线盘产生的磁场会对线盘下方的电源板等元器件产生电磁干扰,因此,一般在线盘下方设置独立的金属铝板来屏蔽线盘对电源板的电磁干扰,但是,还是存在以下为:(1)金属铝板与线盘为独立结构,铝板在屏蔽通电线盘对电源板的电磁干扰外,对线盘本身的性能未能进行改善,例如电磁灶的散热性能;(2)通电线盘产生的磁场会在铝板上产生涡流,从而在铝板上消耗了无用功,进而降低了电磁灶的能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在屏蔽通电线盘对电源板的电磁干扰的基础上能有效帮助线盘散热的电磁灶用线盘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电磁灶能效的电磁灶用线盘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灶用线盘结构,包括线盘,该线盘包括线盘支架和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片,该金属片的大小与线盘相匹配,并且线盘的底部与金属片通过导热件连接为一体。
上述导热件可有多种实现形式,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为充填在线盘的底面与金属片的顶面之间的导热胶黏剂层,该线盘与金属片通过该导热胶黏剂层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线盘包括线盘支架、电磁线圈以及磁条,所述线盘支架的外形整体呈圆盘状,对应地,金属片的外形也呈圆盘状;所述电磁线圈盘设在线盘支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磁条以辐射状设置在线盘支架的下表面上,其中至少有一条磁条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与金属片固定的上述导热胶黏剂层。
再进一步,所述线盘支架的中心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上述安装孔相对并设置有温控装置;所述磁条包括间隔均设在线盘支架上的第一磁条和分别设置在相邻的第一磁条之间的第二磁条,其中,上述第一磁条沿线盘支架直径方向分别设置在上述通孔的两侧,所述导热胶黏剂层设置在第一磁条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片上开设有与线盘对应的第一缝隙,该第一缝隙以上述安装孔为中心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各第一缝隙以上述安装孔为圆心沿金属片径向延伸。通过在金属片上开设第一缝隙,由于该第一缝隙以上述安装孔为中心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各第一缝隙以上述安装孔为圆心沿板体径向延伸,因而能干扰金属片上涡流的产生,从而降低金属片上消耗的无用功,提升电磁灶的能效。
为使第一缝隙能较均匀地干扰金属片上涡流的产生,优选地,所述第一缝隙沿周向间隔均设。
进一步,各相邻的所述第一缝隙之间的间隙的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二缝隙,各第二缝隙均沿对应的第一缝隙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外侧端与各第一缝隙的外侧端在同一圆上,而其长度短于第一缝隙。
再进一步,各所述第二缝隙至少于其一侧的第一缝隙之间设置有第三缝隙,该第三缝隙位于第二缝隙和对应的第一缝隙之间的间隙的中部,各第三缝隙均沿对应的第一缝隙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外侧端与各第一缝隙的外侧端在同一圆上,而其长度短于第二缝隙。
通过设置上述第二缝隙或/和第三缝隙,能更加均匀地干扰涡流,从而更好地降低金属片上消耗的无用功,其中,优选地,金属片上同时设置上述第二缝隙和第三缝隙。
作为优选,各所述第一缝隙、第二缝隙以及第三缝隙的外形均呈矩形,且宽度均为 1mm~2mm。矩形的缝隙,方便金属片的加工,而上述宽度的设置,能更好地干扰涡流的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缝隙的内侧端所在的圆的半径记为d,则第二缝隙内侧端所在圆的半径为2d,则所述第三缝隙内侧端所在圆的半径为3d~4d。从而能使第一缝隙、第二缝隙以及第三缝隙进一步更加均匀地干扰涡流的形成。
作为优选,各相邻的所述第一缝隙所成的夹角为6°~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6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管阀的可快开的自紧式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温超临界耐腐蚀不锈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