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加湿器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7307.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袁诚;肖海明;杜涛;夏志全;陈军;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74 | 分类号: | C21D1/7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湿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加湿技术领域,适用于用水对气体加湿且对露点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尤其在冷轧薄带生产领域脱碳工艺实践上极其实用,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加湿器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加湿器曝气装置广泛用于需要对气体进行加湿的场合,加湿后的氮气和氢气混合均匀并达到冷轧薄带脱碳退火工艺要求的露点值。只有保证在整个工艺过程中露点的稳定,才能保证工艺正常进行。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加湿装置如图1所示,鼓泡器用不锈钢制成,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结垢和电化学腐蚀的双重作用使鼓泡器的曝气孔一堵塞,且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经过鼓泡器后比表面积逐渐减小,从而导致混合气体不易充分与水接触,加湿效果较差,炉内露点不稳定、脱碳工艺效果较差。要定期更换鼓泡器才能满足生产工艺对露点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混合气不易与水充分接触、加湿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加湿器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加湿器曝气装置,包括大罐体和部分容置在大罐体内的水罐,大罐体上部开口与水罐外壁贴合,大罐体与水罐外表面所形成的封闭空间为油腔,水罐上部开口通过法兰密封;
混合气排气管设置在法兰上并与水罐连通,混合气进气管穿过法兰并与水罐内靠近水罐底部的鼓泡器连接,鼓泡器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孔一;换水管穿过大罐体的侧壁并与水罐底部连通,换油管设置在大罐体下部并与油腔连通,加热管设置在大罐体下部并延伸到油腔内;
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水罐内并位于鼓泡器上方的陶瓷板筛,每个陶瓷板筛上开设有多个曝气孔二,陶瓷板筛与水罐内壁固定,混合气进气管穿过多个所述的陶瓷板筛。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鼓泡器由陶瓷材料制成。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鼓泡器上曝气孔一的数目为12。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陶瓷板筛的数目为3,3个陶瓷板筛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陶瓷板筛、第二陶瓷板筛、第三陶瓷板筛。
根据上述方案,第二陶瓷板筛相对第一陶瓷板筛顺时针旋转5-10°,第三陶瓷板筛相对第二陶瓷板筛顺时针旋转相同的角度。
根据上述方案,每个所述陶瓷板筛的半径为600mm,每个所述陶瓷板筛上曝气孔二的数量为44,曝气孔二的直径为5mm。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法兰上还设置有压力表,压力表与水罐连通。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法兰上还设置有水温热电偶,水温热电偶与水罐连通。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大罐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油温热电偶,油温热电偶穿过大罐体的侧壁并伸入油腔内。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新型加湿器曝气装置设置了多个陶瓷板筛,每个陶瓷板筛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孔二,混合气经过鼓泡器的曝气孔一分成多股气泡流后,气泡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压力降低气泡体积增大,气泡流通过多个陶瓷板筛多次细化,有效的提高了气泡比表面积,气体混合均匀,加湿效果好,可以达到工艺上对露点稳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曝气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新型加湿器曝气装置结构图;
图3为陶瓷板筛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罐体,2-水罐,3-油腔,4-法兰,5-水温热电偶,6-混合气排气管,7-混合气进气管,8-鼓泡器,9-换水管,10-换油管,11-加热管,12-压力表,13-油温热电偶,14-第一陶瓷板筛,15-第二陶瓷板筛,16-第三陶瓷板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曝气装置,包括大罐体1和部分容置在大罐体1内的水罐2,大罐体1上部开口与水罐2外壁贴合,大罐体1与水罐2外表面所形成的封闭空间为油腔3,水罐2上部开口通过法兰4密封;
混合气排气管6设置在法兰4上并与水罐2连通,混合气进气管7穿过法兰4并与水罐2内靠近水罐2底部的鼓泡器8连接,鼓泡器8上设置有多个曝气孔一;换水管9穿过大罐体1的侧壁并与水罐2底部连通,换油管10设置在大罐体1下部并与油腔3连通,加热管11设置在大罐体1下部并延伸到油腔3内。
法兰4上还设置有压力表12及水温热电偶5,压力表12及水温热电偶5与水罐2连通。大罐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油温热电偶13,油温热电偶13穿过大罐体1的侧壁并伸入油腔3内。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加湿器曝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7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