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的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7716.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毛亮;魏昌林;吴夕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兴华达高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69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悬挂 装置 紧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人均占地面积越来越小,建筑物向高层发展形成了一种趋势,相应的电梯逐渐成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的必备工具。在现有技术的电梯中,其中电梯轿厢以2:1悬挂比悬挂在提升绕绳上,如果所述曳引绳被引导从彼此距离一水平距离且与电梯轿厢连接的转向滑轮之下穿过,经由该转向滑轮,所述电梯轿厢通过提升绕绳被支撑在竖直方向上,则提升绕绳可被引导以距离电梯轿厢的中心点为希望的距离地来行进到轿厢和从轿厢向上行进回来。电梯的布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悬挂装置、导向轮、导轨、以及电梯的门开口的布置,但是随着楼层或轿厢深度增加,悬挂装置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因此悬挂装置上设置的紧固装置也越来越重要,如若悬挂装置出现故障,则会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
例如申请号为:20118006472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该电梯包括:-电梯轿厢(1),该电梯轿厢包括框架(F)和内部空间(I);以及-第一和第二轿厢导轨(2,3),该第一和第二轿厢导轨在所述电梯轿厢(1)的相反的第一和第二侧上,以及所述电梯轿厢(1)被布置成通过由所述轿厢导轨控制而运动;以及-刚性悬挂装置(4,4’,4”,4”’),所述电梯轿厢(1)的框架(F)被安装在所述刚性悬挂装置上;以及-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5,6),该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以允许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悬挂装置(4,4’,4”,4”’)上;以及-提升绕绳(7),所述电梯轿厢(1)通过由所述提升绕绳支撑而被悬挂;以及在所述电梯中,所述提升绕绳(7)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5,6)之下通过;以及所述悬挂装置(4,4’,4”,4”’)与所述导轨(2,3)之间的连线(BG)交叉;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5,6)被安装在所述悬挂装置(4,4’,4”,4”’)上以使得它们被设置在所述导轨之间的连线(BG)的相反的第一侧(A)和第二侧(B)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的框架(F)被安装在悬挂装置(4,4’,4”,4”’)上,由包括在所述悬挂装置中的第一悬挂点(8,8’,8”,8”’)和第二悬挂点(9,9’,9”,9”’)支撑,所述第一悬挂点(8,8’,8”,8”’)和第二悬挂点(9,9’,9”,9”’)彼此距离一水平距离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转向滑轮(5,6)之间的连线(BP)的彼此相反的侧面上;以及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挂点(8,8’,8”,8”’,9,9’,9”,9”’)在所述导轨(2,3)之间的连线(BG)上或在与该连线(BG)平行的直线上;该申请公开了一种在所述电梯的电梯轿厢的框架上的不希望的扭矩可被减小的电梯。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梯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性能较高的电梯轿厢悬挂装置的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悬挂装置的紧固装置,包括轿厢装置、曳引绳、转向轮、和支撑结构,所述轿厢装置包括框架和内部空间,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支撑部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转向轮设有四个,所述四个转向轮的直径相等,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转向轮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转向轮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为“U”形板,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第一轮槽和第二轮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轮槽和所述第二轮槽设置在所述固定板“U”形框的“U”形底部,所述固定板“U”形框的“U”形底部对立面的所述固定板的“U”形开口处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的两“U”形框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的连接处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通过第四紧固件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U”形框的两边框上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一紧固件,所述转向轮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U”形框的两边框上还均固定设有横板和折弯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固定板“U”形框的边框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二通孔,且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固定板“U”形框的边框的连接处均设有第三通孔,且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第三支撑部件和第四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三支撑部件和所述第四支撑部件均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兴华达高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兴华达高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7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