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带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8904.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7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潘孟春;苏炎;惠昨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邦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16 | 分类号: | B24B21/16;B24B21/20;B24B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带打磨机。
背景技术
汽车的中冷器气室一般是由金属直接浇铸制成,浇铸成型后的中冷器气室表面上会有许多毛刺,因此需要对其打磨抛光。
目前市场上虽有抛丸机、喷砂机、自动抛光机等相关打磨抛光设备,但在进行小件或板材局部以及麻点抛光时,若启用大型设备,需进行一套繁琐的工序,如起吊、设备预启动再到打磨等,而且局部处理费用高,效率较低,且操作较为麻烦。另外还有抛光轮式手推打磨机,但是该抛光轮式打磨机打磨效率会随着抛光轮的使用损耗而效率降低,抛光轮不能完全使用彻底,浪费较大。
目前,公开号为CN10553809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推砂带式打磨机,它包括框架、电机、倒顺开关、砂带,电机砂带轮和打磨砂带轮,框架底部安装行动轮,框架上设有扶手,倒顺开关安装在扶手上,电机和打磨砂带轮安装在框架上,电机砂带轮由电机驱动,砂带装在电机砂带轮和打磨砂带轮之间,打磨砂带轮设置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凹槽,打磨砂带轮安装处为凹槽,打磨砂带轮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的凹槽上。
这种手推砂带式打磨机虽然便于移动,操作简单,综合效率较高,但是经过长期使用后,打磨带受到长期作用容易产生形变,打磨带拉长后在两个带轮上变得较为松弛,张紧度不够,容易产生打滑现象,影响打磨的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带打磨机,其具有能够调节打磨带的张紧度,提升打磨效率和质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砂带打磨机,包括基台、外壳、设置在基台上的主动电机,所述主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转动连接有主动带轮,主动电机外还设有定位杆,定位杆背向主动带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砂带传动,定位杆包括用于连接从动带轮的活动部和用于固定定位杆整体位置的固定部,定位杆上还连接有用于驱动从动带轮靠近或远离主动带轮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电机启动,带动主动带轮旋转,主动带轮通过砂带带动从动带轮一起旋转,操作人员可以将零件置于砂带上打磨,从而起到打磨零件的目的,定位杆的设置可以将从动带轮的位置限定在固定的位置上,使从动带轮旋转的过程更为稳定,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件改变从动带轮的位置,使其靠近或者远离主动带轮,从而达到改变打磨带张紧度的效果,保证打磨的质量和效率良好。
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部包括外管和内管,驱动件包括固定在外管上的套管,内管套设在套管中,内管和套管内对应位置上设有两排相对设置的销孔,内管和外管通过穿设在销孔内的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固定在外管上,而内管套设在套管中,当操作人员需要改变砂带的张紧度时,可以移动内管,使其在套管中滑移,从而使销孔的对应位置变化,再将螺栓紧固,达到改变活动部长度的目的,以改变砂带的张紧程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部上连接箍环,连接箍环套设在主动电机上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部为杆状,不方便固定在圆柱形状的电机外壳上,连接箍环可以将圆柱形状的主动电机较为牢固地固定住,使固定部能够牢牢固定在主动电机上,避免从动带轮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摇晃。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固定部上的齿条以及转动连接在基台内并与齿条相互啮合的驱动齿轮,齿条滑动连接在基台上并朝向与活动部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使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并且由于齿条滑动连接在基台上,如此就能够带动齿条活动,而由于固定部固定在齿条上,齿条活动就能够带动固定部滑移,以改变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的距离和砂带的张紧程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件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基台内并相互适配的驱动蜗杆和驱动蜗轮,驱动蜗轮与驱动齿轮之间设有用于传动运动的旋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使驱动蜗杆旋转,驱动蜗杆带动与之啮合的驱动蜗轮旋转,驱动蜗轮通过旋转轴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从而使齿条滑移,由于蜗轮蜗杆具有自锁性,因此采用驱动蜗轮和驱动蜗杆配合可以防止固定杆带着齿条滑移。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蜗杆延伸至基台外的一端固定有旋转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驱动蜗杆呈杆状结构,操作人员不方便旋转驱动蜗杆,旋转手轮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握持驱动蜗杆,便于操作人员旋转驱动蜗杆以带动驱动蜗轮和主动齿轮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邦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邦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8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