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塔式生物沉降过滤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341.2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鹰;王道新;张君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海恒水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式 生物 沉降 过滤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式生物沉降过滤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为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由于农村存在人口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低、管理人员素质低等因素,因此用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必须适合农村上述特点。
目前使用的无动力埋地式污水处理装置无法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则须较高水平的管理、且运行费用很高难以在农村推广使用,而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又存在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因此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尚无既能达到排放标准、管理方便、运行费用又低的小型无动力(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塔式生物沉降过滤一体化装置,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塔式生物沉降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埋设于地面下的污水进水管、检查井和水解酸化池,以及设置于地面上并且上下设置的塔式生物过滤池和生物过滤沉降池;所述污水进水管的出口端经检查井与水解酸化池相连通,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口端与一污水提升泵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污水提升泵的出口端经污水提升管与塔式生物过滤池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塔式生物过滤池的出口端伸入至生物过滤沉降池的底部,所述生物过滤沉降池的出口端位于生物过滤沉降池的顶部,所述生物过滤沉降池的出口端连通有一排水管;所述塔式生物过滤池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位于塔式生物过滤池的顶部和底部,并且所述塔式生物过滤池的底部还设有回流出口端,所述回流出口端连接有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有一调节阀,并且所述回流管经一脉冲格栅井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生物过滤沉降池的底部连通有一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所述水解酸化池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格栅井设置于地面上,并且所述脉冲格栅井中设有一低水位脉冲布水器,所述回流管与所述低水位脉冲布水器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低水位脉冲布水器的出口端与所述水解酸化池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和污水提升泵经一电控箱控制,所述电控箱安装于生物过滤沉降池外壁上,所述电控箱内设有一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过滤沉降池内上下设有改性纤维球填料和悬浮球填料,所述改性纤维球填料和悬浮球填料设置于一填料架上,所述填料架与所述生物过滤沉降池内壁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塔式生物过滤池包括一塔式筒体以及沿竖向设置于塔式筒体内的蜂窝填料,所述蜂窝调料经一蜂窝填料架支撑,所述蜂窝填料架固定于所述塔式筒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塔式筒体的材质为碳钢,并且所述塔式筒体的内壁采用玻璃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水解酸化池设置于地下,塔式生物过滤池和生物过滤沉降池设置于地面上,通过高低差从上到下过滤沉降,污水处理效率高;而且将塔式生物过滤池过滤后回流至水解酸化池进行二次处理后过滤,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水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进水管;2-检查井;3-水解酸化池;4-塔式生物过滤池;40-塔式筒体;41-蜂窝填料;42-蜂窝填料架;5-生物过滤沉降池;50-改性纤维球填料;51-悬浮球填料;52-填料架;6-排水管;7-回流管;8-污泥回流管;9-电控箱;10-调节阀;11-污水提升泵;12-脉冲格栅井;13-低水位脉冲布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海恒水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海恒水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