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9473.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7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模组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由LCD组件、背光组件、背部框架等构成;LCD组件与背光正面配合组装,背部框架与背光背面配合组装;根据LCD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线路板)的固定方式,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大体采用以下几种:一为胶框与背部框架一体化,LCD FPC弯折后使用双面胶或双面导电胶固定于背部框架上;二为背部框架与胶框通过卡扣或双面胶配合,LCD FPC弯折后内藏于背部框架,或使用胶或导电胶固定于背部框架上。上述二种方式均采用LED灯贴片于背光FPC后,正面组装于背光,此时有LED贴片不良(歪斜、焊锡高)或组装偏位以及灯胶粘性力不足,易造成背光灯前光学效果不良或爆灯不良;采用胶框与背部框架一体化的方式,LCD FPC弯折后只能固定于背部框架上,加上LCD FPC厚度,只能减薄背光或玻璃厚度才能保证模组厚度满足要求;胶框与背部框架一体化需要同时管控胶框和背部框架的模具平整度,所以胶框与背部框架一体化的平整度较差,一般大于0.2mm;LCD FPC弯折后黏贴在背部框架背面,整机机壳对应位置需要避空,跌落测试时,液晶模组在机壳避空位置局部悬空,局部瞬间受很大挤压,此区域附近产生白点、白块,甚至造成玻璃或IC破裂。采用背部框架配合,平整度好可以达到0.1mm,此时背部框架与胶框通过卡扣配合,一般配合间隙大、易松动;配合间隙大,水汽和脏污易进入;背部框架卡扣开口区域强度降低,背部框架易变形;有些LCD FPC采用内藏于背部框架方式组装,对于LED灯正面组装方式,背光背面LED灯槽区域需要反射片遮光,此时黏贴LCD FPC的胶实际面积很小,胶粘性力不强,LCD FPC弯折固定不牢固,此时组装背部框架后影响模组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以解决LED贴片不良、下铁框易变形、下铁框和胶框之间易进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背部框架、胶框、柔性线路板、LED组件和LCD组件,所述LED组件装配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表面,所述柔性线路板组装在所述胶框上表面;所述胶框与背部框架组装,所述胶框在上,所述背部框架在下;所述LCD组件组装在所述胶框上表面,所述柔性线路板位于所述LCD组件和所述胶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LED组件设置在LCD组件下面,减小了反射片面积,解决了LED组件易贴片不良的问题;背部框架和胶框通过组装而非一体化设计,解决了背部框架易变形、背部框架和胶框之间易进污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置有露铜区域、定位孔和插头,所述露铜区域与背部框架接触,所述插头延伸至整个液晶显示模组的外面。
优选地,所述LED组件为LED灯,所述LED灯通过贴片方式组装于柔性线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胶框通过回型灯胶和双面胶固定。
优选地,所述胶框设置有遮光档墙区域、避空区域和热熔柱,所述遮光档墙区域与LED组件位置相对应,所述避空区域用于容纳柔性线路板,所述热熔柱与柔性线路板的定位孔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背部框架为金属无盖盒状结构,所述背部框架的背面为平面。
优选地,所述背部框架与胶框通过U型双面胶紧密配合。
优选地,所述LCD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组装的导光片、下扩散片、下增光片、上增光片、下偏光片、TFT玻璃、CF玻璃、上偏光片。
优选地,所述LCD组件还设置有集成电路模块,所述集成电路模块通过UV蓝胶固定在LCD组件上,还设置有将所述集成电路模块和UV蓝胶都遮盖在内的遮光UV胶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液晶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LCD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胶框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蓝相液晶微透镜自适应调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