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脉冲器油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0545.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0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代春生;莫志锋;谢小军;吴磊;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普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8 | 分类号: | E21B47/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周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器 胶囊 测试脉冲 工作压强 受热膨胀 器油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测试 胶囊胶囊 可视窗口 模拟脉冲 自然状态 传统的 液压器 胀大 膨胀 观察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脉冲器油量的装置,被制造出的脉冲器需要进行测试,测试时,用液压器和加热器来模拟脉冲器的实际工作温度和实际工作压强,然后把脉冲器置于实际工作温度和实际工作压强下,通过可视窗口来观察脉冲器上胶囊的膨胀情况,此时传统的脉冲器或不合格的脉冲器由于油满,内部的油受热膨胀时把胶囊胀大,而合格的脉冲器由于油未满,内部的油受热膨胀时只是恰好地充满脉冲器内部和胶囊,因此胶囊胶囊处于不瘪不胀的自然状态,从而据此将合格的脉冲器挑选出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石油勘探和钻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脉冲器油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钻采过程中,钻井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钻井设备的核心在于钻头,因此需要随时监测钻头的钻探情况。然而,随着钻探的深入,钻头会深入地层中,在地面的工作人员难以直接观察钻头的情况,因此,需要在钻头处设置多种监测装置,例如方向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并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通信链路传递到地面,由地面的工作人员进行接收分析。
由于井下环境十分恶略,检测装置难以通过一般的通信线路与地面进行通信,也难以通过常规的无线方式与地面进行通信。目前,地面与井下通信的方式一般是采用一个脉冲器来控制通过泥浆输送管道来实现的,其原理是在泥浆流道中设置脉冲器,脉冲器按照一定规律来打通/阻断(实际应用中并非完成阻断,通常是缩小流道的孔径)泥浆流道,从而使泥浆流道产生有规律的脉冲,地面工作人员在地面检测并解码这些脉冲以获得检测数据。
而脉冲器一般是通过阀口处的推杆作往复运动来打通/阻断泥浆流道,由于阀口处用来密封阀口和推杆之间的间隙的胶囊容易在推杆不断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损耗,因此一般的脉冲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发生胶囊破裂,导致泥浆倒灌入脉冲器中,致使脉冲器损坏,脉冲器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脉冲器油量的装置来将合格的脉冲器挑选出来。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胶囊之所以容易破裂,是由于现有的脉冲器在制造的过程中,是在常温下进行注油,待脉冲器注满后将注油口上盖密封,但脉冲器在地底下作业时,其工作温度最高可达200℃左右,工作压强达4Mpa左右,在这种工作环境下,脉冲器内部的油和残留的空气都会受热膨胀,由于空气属于气态,其在外界高压下又会被压缩至体积非常小的状态,因而膨胀的空气不会对脉冲器造成影响。但由于油是液态,其难以被外界高压压缩,因而脉冲器内部的油膨胀时,由于脉冲器外壳的选材基本都是金属,膨胀的油无法胀大金属,只能把胶囊胀大。那么在胶囊被胀大的情况下,推杆还不断往复运动,胶囊就更易发生破裂。
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创造的目的:
提供一种石油勘探井下通信脉冲器,包括阀口、推杆、胶囊和电磁驱动装置,推杆从阀口伸出,电磁驱动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驱动推杆作往复运动,胶囊用于密封阀口和推杆之间的间隙,脉冲器内有油,该油在常温下未充满脉冲器内部,该油在预设工作温度下受热膨胀后才充满脉冲器内部,从而使得脉冲器胶囊处于不瘪不胀的自然状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脉冲器内部残留的空气也会受热膨胀,但其会在外界高压下被压缩,因而不会对胶囊产生影响。
还提供一种脉冲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注油步骤,其给脉冲器注油;
密封步骤,其给脉冲器的注油口上盖以使得脉冲器密封;
注油步骤中包括有定量步骤,其对脉冲器内部的油定量,以使得该油在受工作温度影响而膨胀的状态下,才充满脉冲器内部,从而使得脉冲器胶囊处于不瘪不胀的自然状态。
在给脉冲器注油的过程中,对脉冲器内部的油定量,使得油在常温下未充满脉冲器内部,这样的脉冲器在工作时,受热膨胀的油恰好地充满脉冲器内部和胶囊(残留空气易被外界高压压缩,因而可忽略其影响),使得胶囊处于不瘪不胀的自然状态,这样胶囊就不易破裂,胶囊寿命延长,从而延长脉冲器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普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普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0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