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形合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0912.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伟;刘兆利;马庆喜;尤文华;刘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美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孟洁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 合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隐形合页,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三轮电动车,四轮电动车所使用的合页均为简易制造的合页,存在强度弱,使用异响,合页凸出门柱表面,外观效果粗糙,使用寿命短的缺陷。但是,若使用汽车类的合页则存在安装困难,不易调试,影响工作效率,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合页,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无异响,且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合页,包括安装板、主体一、主体二和螺栓;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主体一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装配孔,所述安装孔上焊接有凸焊螺母,螺栓穿过主体一上的装配孔与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并通过凸焊螺母将安装板和主体一紧固在一起,所述主体一与主体二活动连接,且主体二能够相对于主体一转动;
所述安装板的翻边焊接在用于安装车辆合页的门柱的冲孔内,焊接后的安装板的翻边与门柱表面留有10mm~15mm的高度差。
优选地,主体一通过销轴与主体二相连。
优选地,主体一与主体二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板的安装孔与主体一的装配孔之间设有锁紧螺母。
优选地,焊接后的安装板的翻边与门柱表面留有15mm的高度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合页安装在门柱的冲孔内,且安装板翻边与门柱表面留有10mm~15mm的高度,安装好后,从外部看不到本实用新型的合页,外观效果好,平滑且强度高,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销轴、主体一、主体二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门柱上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1-1、凸焊螺母,2、销轴,3、主体一,4、主体二,5、锁紧螺母,6、门柱,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形合页,包括安装板1、主体一3、主体二4和螺栓7;所述螺栓7选用8.8级平头内六角M6x15螺栓,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及较强的抗拉性能,紧固效果好,且使的外观平整。所述安装板1上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主体一3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装配孔,所述安装孔上焊接有两个凸焊螺母1-1,螺栓7一端依次穿过主体一3上的装配孔与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并通过凸焊螺母1-1将安装板1和主体一3紧固在一起,所述主体一3与主体二4活动连接,且主体二4能够相对于主体一3转动;
所述安装板1的翻边焊接在用于安装车辆合页的门柱6的冲孔内,所述冲孔按照合页的形状进行冲孔,焊接后的安装板1的翻边与门柱6表面留有10mm~15mm的高度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所述主体一3通过销轴2与主体二4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主体一3与主体二4铰接连接。
上述两种优选方式,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且能够较好地实现主体二4相对于主体一3转动,销轴2的连接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板1的安装孔与主体一3的装配孔之间设有锁紧螺母5,在两个孔之间设置锁紧螺母5,能够使合页张开的角度更大,便于驾驶员上下车。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焊接后的安装板1的翻边与门柱6表面留有15mm的高度差,可以很好将合页隐藏在门柱6内,又能将车门关紧,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高度差,但效果没有15mm的高度差好。
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1焊接在门柱6的冲孔内,且焊接后的安装板1的翻边与门柱6表面留有15mm的高度差,如图4所示。然后再将主体一3、主体二4和销轴2组合好,如图2所示,组合好后,将主体二4自由端焊接在门框上,再用螺栓7依次穿过主体一3上的装配孔、锁紧螺母5、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将主体一3紧固到安装板1上,如图5所示。
当车门关闭到位后在车内车外均不能看到合页部分,当车门开启时可以看到合页主体,合页主体外观平整,视觉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美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美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0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罩盖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人防门组件中的连接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