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杆及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1027.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6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6 | 分类号: | B60K3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41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杆及仪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汽车仪表上的调节杆设计,一般没有限位结构,当操作时用力过大,会损坏仪表中器件,影响仪表正常工作,威胁行车安全。
另外调节杆上通常没有固定结构,在装配过程中容易掉落,影响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杆,调节杆外侧设置有卡扣,用于与调节杆安装孔内侧的卡接部卡合,调节杆外侧还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限制调节杆在按压方向上的移动,这样避免了操作时用力过大会损坏仪表中器件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装配过程中容易掉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杆,调节杆外侧设置有卡扣,卡扣用于与安装孔内侧的卡接部卡合,调节杆外侧还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限制调节杆在按压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与卡接部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朝向卡扣的第一表面与按压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度。
进一步地,限位凸起为环状凸起或沿调节杆周向分布的多个凸起。
进一步地,卡扣沿调节杆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调节杆上对应于卡扣的部分为中空。
进一步地,卡扣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扣。
进一步地,调节杆上对应于卡扣的部分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仪表,包括表牌、导光支架、PCB板与上述调节杆,PCB板上设置有电子按钮,导光支架设置有安装孔,调节杆安装于安装孔,用于操纵电子按钮,安装孔中内侧设置有卡接部,调节杆的卡扣与卡接部配合。
进一步地,卡接部朝向表牌的表面与调节杆按压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杆及仪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调节杆外侧设置有卡扣,用于与调节杆安装孔内侧的卡接部卡合,调节杆外侧还设置有限位凸起,用于限制调节杆在按压方向上的移动,这样避免了操作时用力过大会损坏仪表中器件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装配过程中容易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仪表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仪表的调节杆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仪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仪表,包括表牌1、导光支架2、PCB板3与调节杆4,PCB板3上设置有电子按钮31,导光支架2设置有安装孔21,调节杆4安装于安装孔21,用于操纵电子按钮31。
安装孔21中内侧设置有卡接部211。
调节杆4外侧设置有卡扣41,卡扣41用于与安装孔21内侧的卡接部211卡合,调节杆4外侧还设置有限位凸起42,用于限制调节杆4在按压方向A上的移动。
由于限位凸起42限制了调节杆4在按压方向A上的移动,避免了操作时用力过大会损坏仪表中器件的问题,卡扣41与卡接部211卡合也可以避免装配过程中容易掉落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卡扣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扣41,卡接部相应地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部211,卡扣41与卡接部211卡合。
调节杆4上对应于卡扣41的部分设置有通孔43,便于卡扣41向内变形,使得调节杆4容易安装。
在另一实施例中,卡扣也可以是沿调节杆周向分布的多个卡扣,卡接部为相应设置的沿周向分布的多个卡接部。优选的多个卡扣和卡接部沿周向均匀分布。优选的调节杆上对应于卡扣的部分为中空,便于卡扣向内变形,使得调节杆4容易安装。在又一实施例中,卡扣是沿调节杆周向分布的多个卡扣,卡接部为环形。
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42为环状凸起,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凸起42也可以是沿调节杆4周向分布的多个凸起。
如图3所示,限位凸起42与卡接部211之间存在间隙5。
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42朝向卡扣41的第一表面421与按压方向A的夹角为90度,而卡接部211朝向表牌1的表面2111与调节杆4按压方向A的夹角大于90度,二者之间形成间隙5。
当按下调节杆4,调节杆4沿按压方向A向PCB板3移动,调节杆4与设置于PCB板3上的电子按钮31接触,使得电子按钮31接通,限位凸起42受到卡接部211的表面2111的阻挡,用于限制调节杆4在按压方向A上的移动,避免了操作时用力过大会损坏仪表中器件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1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调节角度的汽车仪表
- 下一篇:一种高压互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