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式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1757.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0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人工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式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湿地是模拟生态环境中的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将污水排进湿地系统中,通过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吸附、滞留、过滤、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吸收等过程对污水进行处置的综合生态系统。
目前人工湿地多为固定式的永久性生态系统,其存在构建期较长、构建及维护费用较高、占地面积较大、不易维护及冲洗等缺点。与此同时,目前农村、城镇及工程施工现场由于场地限制无法修建大型人工湿地系统,或存在一些临时性的污水,往往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出,影响周边的水域水质。
因此需要一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处理污水,具有构建及管理简单、材料易得、污水处理运行成本低、便于组装及拆卸、易清洗等特点,便于应用推广的新型人工湿地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的人工湿地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简易式人工湿地,包括进水管、布水管、隔水板外框、湿地植物层、湿地结构层、钢支架、清水池、出水管;所述隔水板外框为由底部、前后两侧及左右两侧隔水板组成的盒状且无盖的外框;隔水板外框内从上至下依次为湿地植物层、湿地结构层、清水池层;上述湿地植物层为5~15cm厚的土壤层及土壤中种植的湿地植物组成;上述湿地结构层由多孔板、滤料、平面微生物附着基组成,平面微生物附着基位于多孔板下,滤料填充在多孔板的孔中;上述湿地结构层由钢支架支撑,与下方清水池层相分离;布水管为网状连接,下部开有若干出水口,布水管置于土壤层表面,进水管与布水管连接;出水管位于清水池的最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水板外框内侧设有防渗层。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微生物附着基为PES热熔网膜。
进一步地设有至少3层所述的湿地结构层,上层湿地结构层中的滤料粒径大于紧邻的下层湿地结构层中的滤料粒径。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板由多层空心砖堆叠而成,空心砖孔洞上下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湿地植物为香蒲、黄菖蒲、千屈菜、花叶芦竹等。
进一步地所述隔水板外框的底部隔水板、前后两侧隔水板及左右两侧隔水板通过连接板用螺栓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简易式人工湿地为一个单元,根据处理来水量的大小将若干个单元串联或并联组合成大的人工湿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人工湿地中,通过布水管均匀分配,经过湿地植物的处理后,流入湿地结构层中,最终进入清水池中通过出水管排出,通过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吸附、滞留、过滤、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吸收等过程对污水进行处置净化,当运行一段时间后,湿地结构层中淤积一部分悬浮物,影响人工湿地系统的水处理效果,此时则将烧结空心砖及滤料取出进行冲洗。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具备人工湿地系统中具备的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等成分,具备吸附、滞留、过滤、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吸收等功能;
2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材料为隔水板、烧结空心砖、滤料、平面微生物附着基及钢支架,都为便宜、易获取的常见材料,安装、拆卸简单易行;
3运行及维护简单,费用低,可根据需要进行多单元的串并联组合,非常适用于农村、城镇及临时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其中1.进水管,2.隔水板框架,3.布水管,4.湿地植物,5.土壤层,6.空心砖,7.滤料,9.平面微生物附着基,10.清水池,12.出水管,13.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1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式复合加强浮岛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滤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