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C COB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2005.3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4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莫宜颖;王芝烨;徐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F21V9/3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08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c cob | ||
一种AC COB,包括光源模块和电源驱动模块,源模块包括依次相互串联的第一LED单元、第二LED单元、第三LED单元、第四LED单元和第五LED单元;LED驱动芯片的控制引脚分别连接在第一LED单元与第二LED单元之间,第二LED单元与第三LED单元之间,第三LED单元与第四LED单元之间,以及第四LED单元与第五LED单元之间。本实用新型可接入可控硅电路,通过LED驱动芯片U1控制不同LED单元发光,从而调节COB的出光亮度;另外,由于不同LED单元上覆盖不同色温的荧光胶,从而能够改变COB的色温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领域,尤其是可调色温的AC COB。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照明的快速发展,调光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在很多灯具上都应用到了调光技术,例如台灯、球泡灯等,当前最常用的调光技术基本方案是:将一颗或者多颗红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封装在同一个支架内,然后在芯片表面涂覆黄色荧光粉,在使用的时候,给红光芯片单独供电,调光的时候只要调节红光芯片的电流大小即可,有的也可以调节蓝光芯片的电流,这样通过调节光源光谱中红色光的比例或者蓝色光的比例就可以实现色温和色坐标的调节。在以上调光技术方案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调光的范围较小,由于目前红光芯片所发出的光所在区域并不在CIE-1931色度图的黑体辐射线上,二是有较大偏离,这样在和冷白色光进行混合调节时,就仅能在很小的一个区域内得到符合要求的光,无法沿着CIE-1931色度图的黑体辐射线持续调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AC COB,实现柔和调节亮度和色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C COB,包括光源模块和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包括交流输入端、整流电路D1和LED驱动芯片U1,所述光源模块包括依次相互串联的第一LED单元、第二LED单元、第三LED单元、第四LED单元和第五LED单元,所述整流电路D1的正极性输出端与第一LED单元的正极连接,整流电路D1的负极性输出端与第五LED单元的负极连接;LED驱动芯片的控制引脚分别连接在第一LED单元与第二LED单元之间,第二LED单元与第三LED单元之间,第三LED单元与第四LED单元之间,以及第四LED单元与第五LED单元之间。本实用新型可接入可控硅电路,通过LED驱动芯片U1控制不同LED单元发光,从而调节COB的出光亮度;另外,由于不同LED单元上覆盖不同色温的荧光胶,从而能够改变COB的色温值。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LED单元包括两条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灯串,所述第一灯串由若干第一LED芯片连接而成;所述第二LED单元为第二灯串,第二灯串由若干第二LED芯片串联而成;所述第三LED单元为第三灯串,第三灯串由若干第三LED芯片串联而成;所述第四LED单元为第四灯串,第四灯串由若干第四LED芯片串联而成;所述第五LED单元为第五灯串,第五灯串由若干第五LED芯片串联而成。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LED芯片的数量为28颗,所述第二LED芯片的数量为4颗,所述第三LED芯片的数量为5颗,所述第四LED芯片的数量为5颗,所述第五LED芯片的数量为3颗。
作为改进,第五LED单元的负极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LED驱动芯片U1的电流调节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整流电路D1的负极性输出端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LED基板,所述第一LED单元位于LED基板的中间位置,第二LED单元位于第一LED单元的一侧,第三LED单元、第四LED单元和第五LED单元依次排列在第一LED单元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接入可控硅电路,通过LED驱动芯片U1控制不同LED单元发光,从而调节COB的出光亮度;另外,由于不同LED单元上覆盖不同色温的荧光胶,从而能够改变COB的色温值;根据LED单元的分布,逐步调节各个LED单元的亮灭,从而实现柔和调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2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夜用节能POS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水平轨调节组件的保护箱